古建园林 为京城寻找历史文化的机遇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走到今天,成绩卓著,发展迅速,总量和产值直线上升,此时,更需理性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在北京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只有文化创意具有了唯一性,才最有生命力。

在这诸多北京城市文化当中,有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古建园林文化。这正是北京文化唯一性的重要表达,是谁都夺不走,谁也替代不了、诋毁不了的物质形式表达的历史文化。

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其迅猛之势,使北京的形象发生了迅速变化,现代北京正在淹没、淡化历史文化的分量。从飞机上鸟瞰北京,除了故宫的黄面、北海的白点和天坛的绿块,几乎都是高厦林立。然而,如果把三环以内的现有文物文化建筑和园林景观,加以修复和梳理,并归纳为体系,再虚化现代北京的实体,一个北京城区古建园林文物的五脏六腑却还依稀可见;按历史时代脉络和地域区位分布的体系,沿城市旧路网络和护城河长河的水系,形成的那些串联和并联的古建园林斑点,是何等的让人雀跃。

设想剥离高厦,仿照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的城区模型再做一个市中心区古建园林体系模型:剥离、虚化、取消现代北京,剩下故宫、三海、六坛、庙宇、道观、故居、宅院、水系、路网、园林、部分城楼,用绿色走廊将其连接,一个令人神往的美丽深邃的文化北京,一个我们的先辈宗祖用历史的笔墨描绘勾勒的历史北京,一个北京城区古建园林的整体倩影依然可以清晰地浮出地面。

大体而言,北京古建园林分布为三大板块:以故宫为中、三海为辅、天地日月坛为衬和星罗棋布的寺庙宅院为底的中心城区古建园林的文物板块;以颐和园、圆明园等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小西山皇家园林风景区板块;还有分布于太行山、燕山余脉相交的西北部远郊文物群,以大葆台、卢沟桥、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红螺寺、八达岭、十三陵、慕田峪等为代表的第三板块。其中,第一板块是与现代北京深度交错纠葛又并存相容的聚焦。

首先,研究搭建北京市中心区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理论范畴:界定范围和级别规制,笔者粗认为以三环以内为界较具可操作性。从图上体系走向三维体系,在电脑上形成三维动态的中心区文物体系图像。从模型上让人感受文物体系的历史氛围和沧桑变迁,从理论上认识并体验历史北京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课堂上让后辈看到一个现实存在的、古建园林的历史北京。

其次,规划建设北京市中心区文物文化体系:随着北京市规划修编的深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定位,一个弱化三环以内城市新项建设的趋势将是必然的。弱化建设,虚化现实,将古建园林从现代北京与文物北京的偶合体中剥离出来,有意识地重新让文物园林浮出地面;研究现代北京与历史文化北京的和谐理论,用中庸、包容、和而不同等一些道理建立两者的桥梁纽带,一个现代前沿的北京与一个古代独有的北京在规划建设中走向协调、融合、统一、和谐。

最后,分期、分批、分段修复古建园林文物,用绿色廊道逐步链接,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文物文化体系的建设,对后代有个交代。并不是要一蹴而就,冲动是没有用的。在图上、模型上、电脑里统一筹划年度建设规划,划定区段去营建。

古建园林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惟一性,应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维。这是一种潜在的文化生产力,这不仅是寻找历史文化北京的最后机遇,也是带动现代文化旅游经济的有效手段,更是所有热爱北京的人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衷肠倾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