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元代全真教“真人碑”再现金庸笔下传奇
中新网西安7月12日电(记者 冽玮)活死人墓、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阵……有关王重阳和他徒弟们的故事,成为后世民间传说和武侠文学的主题之一。近日在西安户县出土的一通“终南山重阳遇仙宫于真人碑”,为研究全真教及其祖庭重阳宫、下院遇仙宫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在陕西终南山创立。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
重阳遇仙宫位于户县甘河镇甘河村,传说时任甘河镇酒监的王重阳,在甘河桥巧遇吕洞宾等二仙而得道,后人将此桥命名为遇仙桥。
据户县文物管理所专家王亚周介绍,甘河村近日在修建村东部洪济桥时,从桥墩下挖出此碑。该碑青石质,身首一体,通高3.95米,碑身呈梯形,上宽1.16米、下宽1.22米,碑厚0.36米;碑首为六龙攀护浮雕,高1.04米,宽1.22米,中下部为圭形碑额,额内阴刻篆书大字“终南山重阳遇仙宫于真人碑”;龟座缺头,高0.69米。碑文主要记述了全真教洞真真人于善庆的生平、修道、演教、修建宫观等重要事迹。上款书“洞真真人于先生碑”,下款书“岁次甲寅十月三日门人……”。
由于该碑充当桥基长期受到重压和振动,出土时碑身已成两截,除少部分字迹漫漶不清外,整体保存较好。惜撰文、书丹和篆额者文字内容模糊不清,经查碑文与户县重阳宫和汧(千)阳县玉清宫内的《洞真于真人道行碑》和《洞真真人于先生碑》,碑文字迹相同,由此可知撰文者为杨奂。
根据碑文和史料显示, 于善庆少不茹荤,长通经史。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即全真七子之一马钰)自终南归宁海,居金莲堂,于善庆投其门下,其父母与姊亦随之入道。后来,于善庆成了全真七子中除郝大通、孙不二而外五子的共同弟子,为全真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任终南祖庭重阳宫住持并主领陕右教门事,并对重阳宫进行大规模扩建,他还主持修建了甘河遇仙宫、磻溪长春成道宫,并承办会葬王重阳大典,主持罗天大醮。遗著有《洪钟集》。
目前,户县文物管理部门已与甘河村协商碑石栽立保护事宜,拟在遇仙宫原址实施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