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上唯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济宁开建

在素有京杭大运河“水脊”之称的山东济宁段,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11日正式奠基。这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的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南旺分水枢纽建成600周年之际,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始全面建设,包括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古建筑维修和考古发掘、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也被列入了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重点项目。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全段最高点,因此保证这里的足够水量和一定的水势成为大运河南北贯通的关键。明代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通过“引”“蓄”“分”“排”四大环节的一系列工程,使汶河来水南北分流,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局面,成功解决了京杭运河济宁段的水源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

清代末年漕运废止后,由于河道淤积、水源短缺,济宁以北运河的原始功能丧失。当地砖厂取土、村民垦殖和垃圾堆放使南旺段运河河道及其附属设施破坏严重。枢纽河岸上的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也日渐荒废,龙王庙、水明楼、祠堂等建筑主体遭到破坏,仅残存基础。

2008年和201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文物部门,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测绘和发掘工作。

通过考古工作,文物部门对枢纽遗址的分布范围、结构布局、保存状况有了详细了解,对一些地标遗存进行了测绘和勘探。同时清理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古遗址、运河北岸砖堤和分水口,并对古河道河型进行了整理发掘,为遗址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南旺分水枢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优秀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有利于更好的展示、保护和利用运河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成为大众的休闲文化场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之一,始凿于中国春秋时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将中国古代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鱼米之乡联系起来,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