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峪沟石窟考古获重大发现(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发现中心柱窟壁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发现回鹘时期地面佛寺出土的壁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发现中心柱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吐峪沟石窟外景

5月23日,记者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丝路遗产—吐峪沟大遗址保护筹划会”了解到,凭借石窟形制的独特性和壁画题材的前所未有等关键因素,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发掘项目日前入围“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来自全国文物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吐鲁番,共同交流研讨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吐峪沟石窟寺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龟兹研究院、吐鲁番学研究院联合在对吐峪沟东区、西区北部石窟和一处地面佛寺等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文书、陶器、木器、壁画等珍贵文物。

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吐鲁番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肖介绍说,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危岩加固工程,自2010年3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合作,持续数月对吐峪沟东区、西区北部石窟和一处地面佛寺等进行发掘。初步推断石窟始凿于约公元五世纪,沿用至公元十三世纪,其间经历过数次扩建、改建、封闭和维修加固。

此次发掘首次发现了新的洞窟组合形制,其壁画风格则与敦煌莫高窟有着明显的联系,显示了佛教由西域逐渐向东传播这一不争的事实。发掘还出土了大量的、记录有多种语言文字的文书残片,有手抄及印刷的佛经、世俗文书等。

专家表示,该遗址洞窟形制和壁画遗存,反映出多种文化对高昌石窟艺术的影响,是我国佛教艺术的艺术宝库。此外,吐峪沟石窟附近的传统民居建筑使用至今,其建筑技法、构造形制的在中国生质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吐峪沟石窟寺的发掘也为人们系统了解和复原吐鲁番地区古代寺院的形制布局提供了全新的材料。以前大家认为佛教石窟是一种孤立的建筑存在,通过此次发掘,发现石窟只是当时所建寺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后来寺院被毁,只剩下洞窟。

目前,吐峪沟石窟寺发掘的田野部分已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工作将是修复、整理和研究工作。参加此次发掘的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吐峪沟石窟寺的发掘将对整个新疆石窟寺遗址的发掘及保护、管理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