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华”大型展览海南省博开展

4500年前面条、9000年前稻米长什么样?
“考古中华”大型展览昨省博开展,七成文物系首次亮相
本报讯 中国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水稻、最早的小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嵌绿松石铜牌饰……只有“震撼”一词,才能形容看到这些国宝级文物的感受。昨日,我省2011年十大文博展之一的《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展》在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出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其中七成是首次与观众见面,365件(套)珍贵文物讲述的是一部1万多年的悠久历史,堪称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
据悉,展览将从3月27日持续到5月20日,期间免费开放。地点在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博物馆一楼1、2号两大展厅。
七成文物系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兰女士介绍,此次所展出的珍贵文物大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的精品,观众可以从展览中直观地了解到一个个中国考古“之最”。据悉,本次展览中的七成文物,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按时代顺序,分为沧桑巨变——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谷豕是飨——史前农业和家畜饲养的起源与发展、家园变迁——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文明曙光——文明化进程和多元一体格局、王朝崛起、辉煌殷商、礼乐大成、巍巍帝都——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幽冥陵寝——古代帝王的陵寝、窑冶之术——瓷器的生产、佛教繁盛、西域风情、科技之力、范金合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化腐朽为神奇、走出象牙塔等18部分。
本次展览还将重点介绍中国史前史,再现了夏商周以及秦汉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演变历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原历代都城址、大型王陵的考古发掘现场,配以大量出土文物,揭示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本次展览还将重点通过还原考古现场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翔实的考古绘图资料和丰富的出土文物。
9000年前稻米让你目瞪口呆
据介绍,本次展览融汇了我国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大型墓葬,展出文物有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其中,多项成果是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中的我国乃至世界之最。
例如,华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钱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后的稻米,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扁壶,黑彩蛇形龙盘,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距今7600年的黍,距今5000年的一例开颅术头骨,喇家遗址中距今4500年,世界最早的面条,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陶寺遗址出土4000年前文字扁壶等等,都将首次和海南观众见面。
章佩兰表示,本次展览成功引入海南,将使海南观众有机会再次与国宝近距离接触,充分领略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重点文物展示: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
这件铜牌饰于1981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14.2厘米、宽9.8厘米。牌饰为青铜衬底,略呈弧角长方形,表面凸起,两侧有两组穿钮,用以固定在织物上。出土时,牌饰背面尚存麻布痕迹。牌饰表面用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绿松石小片铺嵌成饕餮纹图案。这件牌饰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已知最早的一例。这件牌饰,也是中国龙文化脉络的呈现,绿松石铜牌饰上的兽面纹含义象征着龙,是龙纹的一种。中华龙文化意识的形成,并不是古代文人虚构的故事。
文字扁壶
祭器,陶寺文化早期(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扁壶上用朱砂写了两个字符,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字符学界存在较大分歧,或释为命、易、尧、邑、唐等,但都与“唐尧”或“夏禹”或“夏启”有关。
彩绘龙纹陶盘
通高9.0厘米,口径37.0厘米,礼器,陶寺文化早期(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这件彩绘龙纹陶盘出自陶寺遗址的大墓中,可能是当时“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从陶寺的龙纹陶盘开始,我国的龙形象的演变发展,延续至今。
现场互动
孩子们,快来当“考古小能手”
省博推出模拟考古活动,指导孩子们进行文物挖掘和清理
本报讯 为配合“考古中华”大型展览,普及考古知识,省博物馆昨日举办了“考古小能手”模拟考古体验活动。
据悉,“考古小能手”模拟考古体验活动将于每周末在省博物馆举行,届时考古专家将为孩子们讲授考古常识,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进行挖掘,并邀请孩子们对文物进行清理。活动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参加活动的孩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专业考古工具,完全按照严格的田野考古方法亲手发掘探坑内的“文物”。工作人员对孩子们发掘到的文物给予讲解,并指导孩子填写发掘报告,让孩子们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客串一名“考古专家”,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取快乐和知识,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昨日,近60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报名参加。
本次活动期间还安排了专家讲座,由省博物馆考古专家为孩子们现场讲授考古知识,活动将持续到5月底,在此期间省博物馆还将举办有奖征文活动。“考古小能手”活动咨询电话:0898-65238891、65238892。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