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将迎回墓碑拓片 骊蚠县佐证实物要"回乡省亲"

一个古罗马军团战败后神秘消失在华夏大地的故事,早已渗进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长河里。与之相伴,在河西走廊中段永昌县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庄———者来寨却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多年来,人们对骊蚠文化的研究与争论从未间断。而出土后沉默了32年的武威骊蚠县令墓碑,填补了在历史文献中只有记载“骊蚠县”而无实物的空白,成为研究骊蚠文化的重大突破。记者8月7日从永昌县文化局获悉,永昌县拟于近期举行迎接骊蚠县令成蒙墓志铭(拓片)入永昌仪式。

墓碑:“骊蚠县”的重要物证

记者8月7日从永昌县文化局了解到,随着古罗马军团在永昌县定居的揭秘和骊文化研究的深入,在武威市出土的记载隋朝骊县令成蒙的墓志铭,成为骊古城的重要佐证。据武威市博物馆副馆长、考古专家黎大详介绍,在武威北郊发现的骊县令的墓碑,不但丰富了骊文化研究的内容,还为考证和确定当时大城县的建制沿革提供了依据。黎大详认为,隋代开皇中骊县并入番和县前,在武威历史上存在的大城县,北凉、北魏、西魏、北周统治时期均不见记载。此碑明确记载了成蒙为大城、骊县令。

出土:村民用做“垫脚石”

黎大详告诉记者,骊县令成蒙的墓碑,早在1975年即已出土。1988年12月,武威麻纺厂在修地下污水管道时,在城北金羊乡宋家园村发现了唐代砖室墓葬,市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唐代墓志铭和一批花墓砖。在工作中,黎大详听该村一名生产队长说,该村一名姓李的村民曾在1975年挖到一合牗两块牘青石石碑。李姓村民觉得这块石碑结实且光滑平整,弃之可惜,即拉回了家,后来他家盖房时将石碑铺到了廊檐下的台阶上。黎大详听说后,马上赶到李姓村民家,这家人很通情达理,立即将石碑撬了下来,由于石碑刻字的一面铺在下面未有磨损,字迹非常清晰。经辨认,这是隋朝县令成公墓碑,黎大详大喜,遂用架子车运至武威市博物馆。

墓主人:隋朝时任骊蚠县令

据介绍,隋朝骊县令的墓碑盖呈方顶形,边长51厘米,厚6厘米,顶上部边长27厘米,厚9厘米,正中刻有“成公府墓志铭”三行6个大字,系真书字体,遒劲有力。石碑为方形,边长50厘米,厚67厘米。碑上刻有20行小字,满行为22字,左上角有一块残角处,尚有11字无法知晓,其他字迹清晰可辨,笔迹隽永而刚劲,不仅佐证了“骊县”的存在,还是研究魏晋书法难得的实物资料。据墓志铭所记,墓主人叫成蒙,字永锡,东郡人。祖父为都督府主薄,父亲为凉城平正。成蒙天资聪颖,武功高强,被荐用为衙府卫士,后从军于曹参军,并随其执法,曾管理过少数民族蕃僚,再后来升迁至武威郡,先后任大城、骊二县县令。其体恤民情,政绩突出,倍受赞誉,卒于大隋开皇四年农历三月初五即公元584年,终年74岁。在他去世16年后,其70岁的夫人李世晖病死,于公元601年合葬于姑臧县显美乡药水里。碑中还记载了成蒙夫人的身世和美德。该墓碑距今已有1406年,现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永昌县:拟接墓碑“回乡省亲”

据永昌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1975年发现出土成蒙墓碑至2007年已有32年,在今年6月15日一次偶然的接待任务中,才被永昌县文化局得知。永昌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立即派人到武威取回该碑拓片,并与武威市有关领导和武威市博物馆协商,决定将其复制,并拟于近期举行迎接“骊县令成蒙墓志铭”入永昌仪式。目前,武威市博物馆正在对该墓碑进行拓片。而武威骊县令的墓志铭,与永昌者来寨骊文化的相互印证,再度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史学家和诸多媒体的关注。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