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不腐女尸揭秘 头发乌黑亮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女尸的头发乌黑发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女尸全貌。

 

昨天,晨报对泰州市明代不腐女尸进行了关注和报道。而记者获悉,在昨天上午,由于有了之前的考古发掘的经验,工作人员将明代不腐女尸身着的服饰进行了脱取,8套大襟、4条裙子、1条裤子……如此多的行头,让整个过程花费了约两小时。由于没有出土墓志和地契之类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品,这位神秘墓主到底是何许人也?这些身上的衣服和香囊里是否还会有哪些物品,能揭示出墓主人身份?谜团一步步在揭开。

“雷人”服饰

8套大襟、4条裙子、1条裤子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与赶到泰州博物馆的同行取得了联系,据悉,10点16分,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考古专家走进了暂时放置明代不腐女尸的冷藏室,6名工作人员随即穿起了像雨衣一样的防护服,并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毒面具,将地面上铺了一层透明薄膜,打开冰柜,将不腐女尸移出冷藏室。

截至目前,泰州已发现四具不腐尸,有了之前的考古发掘经验,昨天,记者看见6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给女尸脱衣服的时候,动作显得很娴熟。首先,去掉覆盖在尸体上的棉被,只见女尸的胸前有一只比较大的香囊,呈方方正正的形状,至于里面放的啥物品,有何作用,还需要打开后仔细研究才能得知。只见女尸头部戴着棉布帽,脚上穿着小脚鞋,上身和下身都穿了好几层衣服,于是逐层进行清理,脱下后逐一登记,以便于制定保护方案以及今后的研究。

为了脱衣服方便,工作人员将女尸面朝下,背朝上,从背部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数了一下,足足有8件上衣,其中有棉的、有夹的,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款式也是明代普通人家妇女身着的大襟,在右边一溜边有带子扎着,而这些结几乎都是活结,快的几秒钟就可以解开一个,慢的则要一分钟。

在取下衣服的同时,工作人员发现,每两层衣服之间都有一张平铺着的纸钱,其中有一件上衣上面还缝了一枚比普通铜钱略大一点的厌胜钱。据悉,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也叫押胜钱、压胜钱,并非流通币。它起源于西汉,至清末民国初年都有铸造。

而女尸的下身最里面穿了一条裤子,外面则穿了4条裙子。脱下女尸的小脚鞋,将一圈圈紧密缠绕在脚部的布条慢慢取下,发现竟有1米长。如此多的行头,让整个过程花费了约两小时。

一头乌发

可能年纪并不大

在取服饰的同时,工作人员发现,女尸右手拿着一只香料袋,左手捏着一根疑似树枝的物品,据悉,这都是当时的葬俗。

之前,开棺时,女尸的头部下面有一木枕,因为几百年来,这一姿态已经定型,昨天看见的头部,明显向前凸出。起初打开棺木时,发现女尸的面部有皱纹,有人初步推测这是一位老太太,可昨天工作人员很小心地取走戴在头部的棉布帽时,却惊喜地发现,女尸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并不长,但是当时挽着一个发髻的模样还是非常清晰,考古专家汪维寅推断,女尸去世时,可能年龄并不大,而且可能生前生活条件较好,保养得很好,不用为生活烦恼,所以面部看上去也不是很老。

而在发髻上还插着一根发簪,表面已经发黑,考古专家初步判断材质为银,因时隔几百年,以及出土后因氧化所致,该发簪有一端模样像今天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耳挖。

汉代实行厚葬,而明代的随葬品就少了很多,该女尸有没有穿金戴银呢?工作人员发现女尸的右手中指戴着一枚金戒指,上面还镶着绿色的宝石,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泽。

女尸身上的服饰全部取下后,工作人员赶紧把她抬进特意为她制作的一个玻璃棺里,并在里面放置了10瓶福尔马林溶液。

如何保存?

可能制作成干尸

汪维寅表示,截至目前,泰州已发现四具不腐尸,而此次发现的这具明代不腐女尸与前三者相比,保存完好程度还逊色一点。但是,这四具不腐尸的先后出土,有利于更详细地研究明代的墓葬习俗。汪维寅说,泰州之前发现的三具不腐尸,穿戴以丝织品为主,而此次出土的明代不腐女尸身着的服饰更加接近于当时普通老百姓,并且是棉布的,这将更加丰富对明代服饰的研究与展示。至于尸体的处理,汪维寅说,针对在该棺木中发现的不腐尸和明代服饰,连同前两副棺木内发现的明代服饰,泰州市博物馆近期将会同上海有关专家研究出一个具体保护方案。当然,不排除这具女尸最后制作成干尸保存的可能性。那么,怎么制作成干尸呢?据汪维寅介绍,也就是往尸体里注入防腐剂,将水分挥发,使得尸体不会腐烂。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