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明宫考古新收获
2010年大明宫考古工作,仍然是围绕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以勘探为主,配合相关建设,对施工中发现的遗存进行随工清理和发掘,对发现的各类遗存单位进行全站仪测量,尽力全面收集拆迁区域和建设、施工区内发现的考古信息,包括文化层堆积,遗址和遗物的分布、种类性质,进一步丰富大明宫考古的资料,为大明宫的整体研究积累第一手材料。
考古勘探共分十一个工作区域进行,钻探总面积达282399平方米。工作区域分别是西宫墙北段九仙门原推定区域、麟德殿北至坑底寨村区域、太液池南岸植树区区域、回民坟园东北多媒体动漫中心区域、原西部建材城区域(清思殿至太和殿遗址区)、含元殿以北中央博物馆征地区域、大明宫缩微复原景观区、含耀门定点区域、含元殿西北昭庆门北遗址区域(考古预留区) 、明诚小学遗址区和望仙门以东区域。发现各类遗址四十处,其中有建筑类夯土基址十七处、窑址六处、道路两处、渠道两处,另有古墓 十三处。
大明宫考古工作的另外一项任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对原已探明和发掘过的建筑遗址中需复原保护和展示的单位给予定点定位,对各个遗址本体的外围轮廓、关键部位及其与周边遗迹的关系予以界定确认,为规划设计部门提供精准数据材料和复原保护依据。2010年定点定位的遗址单位有西宫墙北段、右银台门、望仙门、含耀门、清思殿、太和殿和望仙台等。连同新勘探的建筑遗存,2010年勘测遗址坐标点总计达3600余个点。
随工清理发掘各类遗迹共三十一处,布开探沟探方9处,发掘面积总计988平方米。其中唐代遗迹单位有十六处,分别为太液池西北游客服务中心唐井址、砖砌渠道和两处灰坑;太液池北窖井遗址;清思殿以东石砌渠迹 ;含耀门窖井及建筑基址砖迹;含元殿以西龙首渠渠迹 ;含元殿以东兵器坑;含元殿以东砖砌涵洞;望仙台南砖砌坡道 ;大明宫公园西干道唐井三处、灰坑三处。另有汉代遗迹单位十五处,其中有大明宫中央博物馆馆址汉墓九座、东宫墙汉墓三座、公园西干道汉墓一座、御道汉墓两座,另外还有含耀门南一处汉代窑址。


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唐代遗物,主要是一些建筑构件,其中有莲花方砖、长方形条砖、筒瓦、板瓦、莲花瓦当等,瓦件于外露部分多打磨光滑,有的还经过特殊的渗炭工艺处理。含元殿东含耀门外兵器坑中出土了铁铠甲、铁剑、铁马镫和铜带扣,铁铠甲较完整,上面尚可见粘连有清晰的纺织品纤维的遗痕。汉墓规格多为中型墓,一般都出土有陪葬品,其中常见的有陶壶、陶仓、陶罐、陶奁,也有玉蝉、玉猪和铜镜等。东宫墙附近汉墓出土的一件纪年陶罐,外表有朱书文字,多模糊不可识读,但“永和元年”四字清晰可辨。罐内装有一块长条形铁片,另外还有八个人形铅锡片,可能有某种宗教寓意。



2010年大明宫考古是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即将最后建成冲刺阶段中展开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然而全队人员上下一心,共克难关,终于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虽然清理发现的遗迹现象略显散乱,从总体上难于把握其形制和布局,但是这些点状的遗迹,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为将来进一步的有计划发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大明宫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