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唐代御医夫妻墓 曾为唐高宗服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馆员郭永淇13日向记者透露,2010年12月,该所为配合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建设在长安区东兆余村抢救性发掘了两座毗邻的盛唐墓葬,证实为唐代“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夫妇墓,其生前曾是唐高宗的御医,养生有道,得享天年,随葬品颇丰。

编号M15墓,方向正南,由长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土坯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总长19.5,宽1.2米,甬道长1.1,宽0.8米。墓室长3.4,宽3.1米,墓底距地表深9.5米,墓顶、墓壁已塌,残高0.6米。单人仰身直肢葬,木棺长2.3,宽0.6米。随葬器物有镇墓兽、武士俑、风帽俑、小冠俑、骑马俑、陶骆驼、陶狗、陶猪、陶鸳鸯、带盖陶罐、帷帐座、木俑(仅存陶靴)、陶磨、开元通宝等。

编号M16由长斜坡墓道、三个天井、三个过洞、甬道及墓室组成,和M15形制相似,深度相同,而尺寸略小。出土物有镇墓兽、武士俑、风帽俑、陶马、陶狗、陶鸡、琉璃球、陶灯盏、开元通宝等。

据墓志记载,两墓主人系夫妻关系,男主人生前任殿中侍御医,姓蒋名少卿,出身南朝官宦世家,曾祖蒋天宝曾任南齐桂州刺史,祖父蒋硕尚曾任南梁散骑常侍右军将军,父亲蒋子翼历任陈鄱阳王国常侍、隋永和令。蒋少卿生前医术精湛,晓因果,明佛理,懂养生,于人与自然的规律融会贯通,寂静自居,安贫乐道,喜怒不形于色,为后世所敬仰。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80岁高龄去世,同年十月下葬。女主人祖先是西晋永嘉时南渡的北方侨姓贵族,历代均在南朝为官,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卒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4年),享年85岁。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葬于蒋少卿墓东。其长子监门将军蒋俨历任右屯卫兵曹参军、殿中少监、太子右卫副率、检校太常卿、义兴县子、历右卫大将军、太子詹事等职,为一“良吏”而见于《旧唐书·列传》。

郭永淇表示,唐代“殿中侍御医”纪年墓的发掘,为研究我国古代医疗官署的设置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茔异穴夫妻合葬墓,为研究唐代墓葬的埋葬方式提供了新的参考。墓室中出土的镇墓兽、男女立俑、骑马俑等反映了盛唐时期陶俑制作的工艺水平,为研究盛唐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