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罗家坝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两百宝物出土(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备受国内考古界关注的宣汉罗家坝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于6月3日正式破土,经过省、市、宣汉县考古人员40多天的发掘,截至目前,发掘出土了铜、陶、玉、骨器200多件宝物,且还首次发掘出合葬墓,首次发现了船棺痕迹等。据悉,这些多项重要发现,将填补川东北考古空白。

国家文物局批准罗家坝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发掘面积260平方米,在遗址地层中,现已发现战国墓葬15座,已经清理完毕8座,出土的200多件器物中,青铜器有100多件,包括铜兵器(剑、矛、钺、戈等)、铜工具(锯、削刀、刻刀等)及铜生活器、装饰件等。据了解,本次出土的器物中有些是首次出土,与过去出土的同类器物在形制上有很大不同,如铜镜、铜印章、铜钺等。

另外,这次考古发掘首次发掘了合葬墓,该墓为一成年女性和一小女孩,出土的随葬品中有铜镜、铜手镯、铜印章等用品,铜印章对于确定墓主的身份地位有重要的佐证价值;再次发现了大墓痕迹,该墓近似于正方形,长、宽各约5米,规模较大,随着继续清理发掘,一旦确定为大墓,那么,2003年第二次发掘的大墓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其影响力在考古界将是很大的;还首次发现了船棺痕迹,船棺墓为巴人的葬俗,但至今为止,在川东北的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随着对该墓的继续清理发掘,如确认其为船棺墓,将填补川东北考古文化的空白。

新闻链接

宣汉罗家坝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规划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是川东北现存面积最大、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一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于1999年9月第一次正式发掘。2003年3月第二次发掘。迄今为止,罗家坝遗址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共计揭土面积760多平方米,其最大收获是发现确认了距今约5000年的地层和文化器物。同时清理发掘了东周时期墓葬共54座,出土器物1200多件,其中青铜器有600多件,取得了显著的考古成果,显示出罗家坝遗存是巴人文化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