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两大考古遗址公园:凭“古”赏“今”两相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为两处重要的都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不必说。众所周知,由于历史上战火的原因,洛阳的五个都城地面上已少有城市建筑和设施,这成为洛阳历史文化展示和文化旅游发展的缺憾。

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遗址成功入选,汉魏洛阳故城列入立项名单。

如何把珍贵的土遗址规划建设成集遗址保护、展示、休闲、城市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将来建成的洛阳考古遗址公园大致是个啥模样?今天,我们就和您一道去打探一下——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倩影”。

解决文化遗产保护新课题,考古遗址公园新鲜“出炉”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概念,旨在妥善解决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和谐相处”,解决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和谐共赢”的文化遗产保护新课题。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保护展示、科研教育、旅游观瞻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只有“国保”才能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李永强介绍,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首先必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规划已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其考古工作计划已获批准并启动实施;具备符合保护规划的遗址公园规划等。

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市的隋唐洛阳城遗址成功入选,汉魏洛阳故城被列入立项名单。

乘大遗址保护东风,洛阳大遗址保护“全面开花”

从2007年3月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起,乘国家大遗址保护的东风,我市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全面开花: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应天门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东北城墙、宫城二道门等先后开工。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于2009年10月30日建成并对游客开放;宫城区明堂保护展示工程预计明年牡丹花会前完工;天堂保护展示工程即将开工;应天门遗址考古发掘全部结束,保护展示方案正在设计中……

汉魏洛阳故城的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于2008年4月完工并对游客开放;东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于2009年8月完工;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二道门遗址预计今年底完工,铜驼大街保护展示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工作……

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大型城市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历史价值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仍为都城或陪都,先后被称为洛阳宫、东京、东都、神都,其沿用时间前后达530年之久。目前该遗址保存完好,洛河以北有宫城、城门、城墙、九洲池等遗址;洛河以南现存有22平方公里的里坊遗址。

洛阳市文物队研究员朱亮说,经过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目前初步探明: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留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洛北”“洛南”两相宜

李永强说,由于位于城市中心区域,隋唐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城市建设的“和谐相处”,规划建设工作主要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由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分布在洛河南北,考古遗址公园依河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

洛河以北保护展示区域主要是宫城核心区,初步规划保护范围:北至春都路北200米、南至凯旋路和中州渠东西一线、西至玻璃厂路和光华路南北一线、东至金业路和环城西路南北一线。

主要保护展示中轴线附近的明堂、天堂、应天门和九洲池等重要遗迹以及洛阳玻璃厂工业遗产。将来从唐宫路向南,明堂、天堂和应天门形成一个集文化遗产展示、城市景观、休闲绿地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考古遗址公园。

洛河以南保护展示区域的保护规划是这样的:在古城路以北、龙门大道以西的里坊区,占地约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了2800亩的遗址植物园和占地650亩的定鼎门遗址公园。下一步要对定鼎门大街(天街)、定鼎门遗址考古发现的车辙和骆驼蹄印等遗迹进行保护展示,逐步同西侧占地2800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形成一个整体,先期形成占地面积约5000亩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的建设给予厚望:要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大型城市遗址公园。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

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价值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位于洛龙区、孟津县、偃师市交界处,始建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废弃于唐初(公元7世纪),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中国城市发展史、城市规划史、建筑史、佛教史、文学史、科技史等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古城遗址备受世人关注。

定位:大型历史文化主体公园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代表性物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的重要物证,是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东汉至北魏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基于此,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是:集考古发掘、保护展示、阐释遗产历史文化等主题的遗址公园。

多项保护展示工程如火如荼

2007年初,汉魏故城内第一个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2008年牡丹花会期间免费对外开放;2009年,以修护为主、原址展示的方式完成了内城墙东北角段保护展示工程950米;2010年8月开始,以地面模拟展示形式对阊阖门北100米的北魏宫城二号宫门进行保护展示,工程将于今年底前完成;2010年11月,将以绿化为主的方式进行铜驼大街保护展示工程,在年底前完成主体项目。

2011年牡丹花会期间,阊阖门、二号宫门及铜驼大街项目将一同对公众开放。

美好愿景让人期待

根据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开工建设并完成阊阖门西侧宫城西南墙保护展示工程,使阊阖门与宫城墙连成一体。

同时将进行洛河南岸东汉灵台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及宫城三号宫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完成内城西城墙310国道南北两段保护展示工程;在永宁寺塔基保护展示的基础上进行永宁寺整体保护展示;进行西城墙西阳门保护展示工程;在西阳门前北侧,建设约5000平方米、集陈列、办公、购物、旅游设施于一体、具有浓厚汉魏风格的汉魏故城博物馆。

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建设近期规划从2010年至2015年,重点实施宫城核心区、内城城墙局部、永宁寺遗址区等;2016年至2020年的远期规划的实施范围是宫城区、苑囿区、礼制建筑区、内城城墙等。

根据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的规划,其功能分区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区、文化活动区、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等。

洛阳两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让我们充满期待。不远的将来,在洛阳城市中心区的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千年古刹白马寺东边的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必将成为洛阳悠久历史文明的载体,成为洛阳市民的两个休闲娱乐公园,成为中外游客来洛阳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