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沉船文物出土不断 三件元青花将成镇馆之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小心地清理沉船残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沉船出土的凤纹小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沉船出土的鱼纹高足碗。

随着元代古船的出土,文物考古热在菏泽当地迅速升温。当地人表示,古船发掘给菏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提升,甚至超过了当地一年一度举办的菏泽牡丹节。连日来,古船遗址发掘现场已迎来多批慕名而来的参观客 ,来自各地的文化组织不断云集现场,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还当起了临时导游。在船舱中,考古人员不但发现了瓷器等文物,还找到了粮食以及渔网,考古人士称这艘船很可能是货船。

■现场

考古人员客串临时导游

记者在菏泽采访的这两天,问及古船,不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小饭店老板都能讲上几句。“在山东诸多地级市中,菏泽经济不算发达,名气也不怎么大。这次发现了古代沉船,新闻都在播,我们菏泽算是一下子出名了。”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菏泽最出名的就是牡丹,这次古沉船发掘带来的影响和宣传效应,比每年举办的牡丹节都要强。

在沉船发掘现场,尽管闲人免进,但仍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记者注意到,现场参与发掘的几名考古人员客串起了临时导游。尽管参观者众多,但沉船的发掘一直没有停止。

■分析

可能是一艘元代货船

“这艘沉船可能是一艘元代的货船。”古沉船发掘现场总负责人、菏泽市牡丹区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孙明告诉记者,除去船头、船尾、独立舱外,这艘元代古船共分为10个小船舱,大小不等,宽在1.3米和 1.8米之间,有餐厅、厨房、卧室等分类,还有几间储藏室,这些储藏室成为出土文物比较集中的地方。

据孙明介绍,在船舱中,考古人员还找到了粮食,不过它们已经被严重氧化,考古人员已提取了这些粮食,并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化验。值得一提的是,在船舱的一个仓库内,还发现了渔网,渔网已经很破旧。
■记载

古代菏泽曾经水运发达

孙明说,据资料记载,“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菏泽市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而沉船所处的河道,很有可能是古代的赵王河。宋朝时,为了解决都城东京(如今开封)的粮食问题,开挖了由大运河通到开封的河道方便漕运,而赵王河就是其中的一段。

据介绍,山东省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比较发达的区域,从史前到明清,从海运到河运,考古资料及史料中都是有迹可寻的,是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菏泽沉船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宝贝

三件青花瓷被菏泽收藏

无论是前往发掘现场的参观者,还是在街头巷尾参与热议的寻常百姓,最关注的莫过于出土的青花瓷了。

孙明告诉记者,本次出土的三件元青花瓷分别是龙纹梅瓶、凤纹小盘、鱼纹高足碗。其中,前两件基本上没有破损,后一件破损较为严重,不过,鱼纹高足碗是三件元青花中成色最好的一件,如果不是破损,当属价值最高。三件中的龙纹梅瓶器形工整,图案精细,层次丰富,据现场目测,瓶高约有 40厘米,宽约20厘米左右,属元青花中的大件瓷器,着实稀世罕见。龙纹梅瓶为纯青色釉描绘,色彩沉稳,图案共有六个层次,其中,一、三、五为短层间隔辅纹,二、四 、六属主纹图案,第二层画工十分精细,花样呈现为二方连续。龙纹是整个瓷瓶的主体部分,龙身腾云驾雾,昂首挺胸中作回望状,动感十足。其线条优美,画工上乘,应为高手所绘。

据了解,包括龙纹梅瓶在内的三件元青花,将成为菏泽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予以收藏。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