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建专业考古队下水探“宝”

在长江、嘉陵江湍急的水流,厚重的泥沙之下,会埋藏着多少秘密?昨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国家学术研讨会在三峡博物馆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80多位水下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如何发掘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市长谢小军出席了会议。

我市的水下文化遗产有多少?市文广局副局长程武彦表示,由于专业设备、技术等限制,全市的水下遗产数量还是未知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已建好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境内的水域还散布着很多水下文化遗产,比如江津莲花石题刻。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也表示,长江作为重要的内河,肯定存在一些有价值的沉船。但由于内河的激流和暗礁、能见度低等原因,目前还难以下水勘察。水下究竟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程武彦透露,我市正在申请建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基地”,有望在两三年内实现。据悉,未来还将依托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立一支专业水下文物考古队伍,届时,可配备专业的潜水考古队员、水下发掘器材等,从事水下文物发掘和保护,探索水底的未知之谜。拥有三峡的重庆有望成为内陆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例,这项庞大的工程前无古人,什么都要靠自己,肯定存在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设计者、76岁高龄的葛修润院士昨日也专程来到重庆,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来涪陵水下保护遗址看看。葛老透露,最近就发现,浸在水里的石质题刻冒出来一些不知名的附着物,在保护舱体的双层玻璃之间,也发现了有不明物体在生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