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西陵发现乾隆时期护陵营房

近日,在对乡土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时,调查人员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发现了一处至今保存较好的清代护陵营房建筑,也是清乾隆时期陵寝护陵营房中的孤品。

该营房位于梁各庄镇岭东村,多罗果恭郡王弘曕园寝的东侧,与王爷园寝一河之隔,有石桥相通。过桥为一青石铺就的斜坡,营房大门的遗址在位于斜坡上,青条石墁地,存有柱础四个。大门南侧的南倒座三间尚存,但已破败不堪。据当地老人介绍,进大门后,曾有两处相同的院落南北并列。现南院已经面目全非,北院保存较好。北院大门为灰布瓦卷棚顶式,门外两株古树仍是枝繁叶茂。进门后有影壁一座。院内正中为东房一座,面向王爷园寝,是此院的正房,保存完整。这座房屋坐落在有四级踏垛的砖石基座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灰布瓦卷棚顶。木构架为松木,门窗做工精细,窗棂、裙板雕饰精美。窗下墙壁为做工考究的干摆墙,室内和走廊为方形灰砖铺墁,院子用长条形青砖铺墁。前附走廊,尚存四根廊柱,走廊两端有门洞通向两侧的耳房,现耳房已不存。该建筑虽有村民居住,内部已做过装修,但外观尚保留原状。院内两侧原来还有南北配房,据说均为草房,北配房已毁,南配房已经改建成砖瓦房。

多罗果恭郡王弘曕系雍正第六子,乾隆皇帝的弟弟。乾隆三年(1738年)奉旨过继给雍正的弟弟(康熙第十七子)和硕果毅亲王允礼为后。多罗果恭郡王弘曕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去世,据考证,这座房屋营建时间最晚不迟于这一年,是专为守护多罗果恭郡王弘曕园寝而建。

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精神,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对清西陵周边现存的清代护陵机构遗存进行了全面普查,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 纳入清西陵的保护视野,并制定了分类保护、逐步恢复的保护规划。本次普查发现在清西陵周边共有13处村落中保存有古建筑,主要是大门、围墙等。此前,清西陵已知的4处营房仅存围墙,内部建筑格局及建筑等均已不存。多罗果恭郡王护陵营房的发现,对于研究清代陵寝制度提供了实物例证。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