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静隐乡间七百余年 南安仑苍发现一南宋古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寨寨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寨寨门 傅恩凤/供图

日前,泉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南安仑苍镇后垵村发现一个南宋时期的古寨,规模较大,历经七百多年岁月风雨,目前,东寨门及南寨墙仍保存完好。

宋嘉定年间修筑

该古寨系建于宋嘉定十七年(即公元1224年),历有修缮,现仅存部分寨墙及东寨门,东寨门外残存一条古道。

据介绍,该古寨呈正东西南北走向,现南寨墙保存较好,东西寨墙仅存一段,北寨墙已毁。寨内改建为小学。据考古工作者测量,寨墙东西宽35米,南北长约40米;寨墙均由条石砌筑,其南寨墙残高3米,宽1.2米;东寨门厚1.9米,高2.2米。

古寨的“身份证”是西南角寨墙角嵌的一块石碑。碑辉绿岩质,呈长条状,长83cm,宽25cm,厚27cm,正面阴刻“宋嘉定十七年”等字样,字虽已模糊,但仍可辨识。

考古工作者表示,古寨保留有年号、寨墙、寨门,年代较为清晰,其基本建筑特征及格局较为清楚,在发现的城寨遗址较为少见,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及城寨建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现存的寨墙部分作为小学的外墙,七百多年的岁月在墙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有的石块还保存十分完好,有的早已斑驳支离。萋萋芳草在寨墙上肆意蔓延,不知经年,以一岁一枯荣的轮回,与古老的寨墙相守千年的承诺。

古寨传奇留人间

后垵村老人会会长许叔题老先生今年79岁了,退休前是一名教师。据他介绍,听老一辈的人讲,寨子是为防御土匪而建,建造时后垵寨为主寨,四周还分布着东、南、西、北四个分寨,里面建有99间房间,住着十八个姓氏的村民。

目前镇村的相关文献鲜见关于后(土+安)寨的记载,古寨的沿革都是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据传,有一次土匪想攻下后垵寨,但由于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入寨不杀人。因此,土匪将寨子四周团团围住,意图通过断水断粮将里面的人困死。在围困数天之后,土匪们惊讶地发现,寨子四周竟然晾晒着许多洗得发白的布,“他们不仅没被困死,竟然还有水洗衣服?难道寨子里有水源?”土匪们苦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悻悻地放弃攻寨打算。其实,寨子里并没有水源,里面已经断水,为了击退土匪,机智的寨民想出了一条妙计:将寨民的尿液都收集起来,用来洗白布,并大张旗鼓地在四周晾晒,让土匪误以为寨子里有水源,从而智退土匪。寨民们的智慧成功解除了危机,将寨子保全了下来。

许老先生说,以前寨子里有一个庙,庙里供奉的有可能是该寨的建寨之主,可惜这个庙毁于历史的烟云中,现已不可考。在建寨石碑被发现前,村民都不知道这里是宋朝的古寨遗址。新中国成立前,寨子里建立了一个私塾,新中国成立后,原址上建了一所小学。建学校时,就地取材,将寨墙当成学校的围墙,寨墙因此得以修缮、保存。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