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懿旨现身西安 废除满汉不通婚解除缠足陋习

一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慈禧懿旨历经百年风雨,昨日在西安重见天日。这份懿旨主要内容是:废除“满汉不通婚”的祖制,解除妇女缠足的陋习。有趣的是,这份名为“一视同仁”的懿旨,实际内容又非等同视之。

记者看到,这份懿旨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纸质较厚。懿旨宽36厘米,高59厘米。懿旨盖有三枚红色印章,其中两枚清晰一枚不清晰。左上角的印章为“养心殿鉴藏宝”,右下角的印章为:“大清御鉴宝玺”,中间的一枚印章内容好似“光绪御笔之宝”。

懿旨说:“我朝深仁厚泽,浃洽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

懿旨对于解除妇女缠足这样说道:“至汉人妇女,率多缠足,行之已久,有乖造物之和。此后,搢绅之家,务当婉切劝谕,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断不准官中胥役藉词禁令扰累民间。”

这份名为“一视同仁”的懿旨,在就选秀女作出规定却并不“一视同仁”。懿旨说:“如遇选秀女,仍由旗民挑取,不得棌及汉人。”

这份懿旨的持有者是西安市临潼区武装部原政委龙建雄。龙先生告诉记者,发现这份懿旨实属意外。1989年,他在西安文艺路旧货市场淘到一摞线装古书,这份懿旨就夹在书中。旧书拿回家,他就忘了这件事。前几天他要搬新家,整理藏品中,意外发现这份懿旨,又回忆起当年这件事。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馆长高峡先生仔细辨别后确定,该份懿旨确属光绪年间的懿旨。

龙建雄解释,从这份懿旨的所盖“养心殿鉴藏宝”、“大清御鉴宝玺”的印章基本可确定是宫中档案收藏。至于如何流出宫外,不得而知。同时,懿旨所使用的纸张为宫廷特制。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