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铭》9大漏洞 致命漏洞:“玄”字不避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图《砥柱铭》中画圈的字放大后如上图,可清晰地看到右下角的一点有被刮掉的痕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黄庭坚其他作品真迹中,如上下两图画圈的字,右下角都是没有点的。

“九方皋相马不辨颜色公母,只识千里马。我鉴定书画也一样,主要依据书画本体,看书画艺术的风格和造诣。《砥柱铭》的根本问题是书体俗不可耐,不可能是黄庭坚的作品。”7月20日,独立书画鉴定人、著名书法家王乃栋约见本报记者时说。

王乃栋先生7月1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已经断言《砥柱铭》的创作不会早于明代中期。此次他主动约见本报记者,对《砥柱铭》各处漏洞条分缕析,直指其要害。

2004年即判断其疑为伪作

日前,有消息指,国家拟再次使用优先购买权,将书法作品《砥柱铭》收归国有。而此前以4.368亿元天价购得此卷的买主始终未露真容。众多专家学者以求真务实为己任,纷纷站出来,指陈《砥柱铭》的各处疑点,王乃栋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乃栋从事书画鉴定、研究和教学数十年,一直十分关心黄庭坚的存世作品。他说标明黄庭坚存世作品有几十件,大多是假的,可靠的只有上海博物馆的《华严疏》、北京故宫的《诸上座》、台北故宫的《松风阁》和日本有邻馆的《李白忆旧游诗》等等屈指可数的几件。

2004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中收录了《砥柱铭》的影印件,当时王乃栋读到后,即判断其疑为伪作。今年6月3日,《砥柱铭》原件在北京保利公司预展,王乃栋亲临现场观摩,更加坚定了自己早先的判断。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