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挖出“贞洁碑” 光绪帝表彰90岁寡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年清朝光绪皇帝亲自表彰的一块“贞节碑”,流传到现在,成了一座房子院墙的地基石。而当年被表彰者的第五世孙,也就是现在碑石的主人,埋碑石的目的是防丢失。13日,记者在山东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院后社区了解到,该社区近日在拆迁时,遇上了这样一桩稀奇事,碑石的主人表示,拆出来后,希望为碑石寻一个合适的场所保管。

“圣旨”碑头先现身

13日下午,记者来到院后社区时,发现村庄大片房屋已被拆除,只留下村子两头的房屋还有一些没有拆。在社区临时办公的场所,记者见到了院子里的“贞节”碑的碑头。整个碑头看起来像是花岗岩材质的,长约七八十厘米,高约五六十厘米,宽约二三十厘米,平躺在地上,记者与其他两人将其竖起来,颇费了番力气。

记者看到,碑头前后两侧雕着相同的图案,都是两条龙的形象,在栩栩如生的双龙环绕中,“圣旨”两个大字显得尤为醒目。社区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近日在拆迁中,村民周泽清家拆出来的“宝贝”,就是一块“贞节碑”,现在只有碑头留在外面,碑身还没有拆出来。“圣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的‘圣旨’俩字啊,”一名旁观的村民兴奋地说。

埋房下40多年防丢失

随后,村民周泽清赶了过来。高高瘦瘦的他,外表中透着朴实。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贞节”碑的碑头,碑身埋在自己房屋院墙的底下,等过些时日拆掉老房子时,就会“重见天日”了。

“这是40多年前,盖房子时埋下去的,”周泽清说,当时这块碑整个立在村子的马路边,那个时期比较乱,自己就搬了回来,毕竟这是自己祖上的“荣耀”,自己有责任保护好它。搬回来后,害怕弄丢,后来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埋到房屋下面当基石,就不会“丢”了。这一埋就是40多年。

近日,村里正在进行改造,这又让老周添了一桩心事:这块碑可如何是好呢?找到社区,社区表示,等挖出来后,可以找专家来进行鉴定,若有历史价值,可帮助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