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陶罐
出土陶壶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
5000多年前,聚居在巴南花溪长江边上的几户人家,挖了陶窑,自己开始烧制陶制的碗、碟、壶。穿越过数千年的历史,如今这里变成了一块肥沃的菜地。昨天,市文物考古所说,经过5个月的考古发现证实,这里是目前主城区发现的最大规模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达到了8000平米。
碎陶片引出新石器时代遗址
今年1月,考古队员们探查到巴南区花溪镇的长江边的一块菜地时,惊喜地发现了碎陶片。经过调查和采集,市考古所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昨天我们在现场看到,遗址位于巴南区花溪镇光明村原畜牧场境内。
“新石器时代的出土物品大多都是碎陶片,比较完整的就是明清时期的陶器和瓷器。”这次考古项目负责人代玉彪介绍,此次总共发现了25个灰坑,3座陶窑和5条灰沟。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石器标本和明清时期陶瓷器。
其中,有3个灰坑、2座陶窑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1个灰坑属于西周时期。
所谓灰坑,笼统的来说就是当时的“垃圾坑”,也包括埋专用物品特殊用途的坑,灰沟就类似于现在的“排水沟”。
钻孔箍碗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们看到,两个陶窑并排而立,陶窑的外形就像是一个巨人的“脚板”。
“从规模以及精细程度来看,陶窑应该是用来烧制自家使用的陶器,并非烧制贩卖的陶器。”代玉彪说,也可以看出当时5000多年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当时,陶器还算是珍贵的物品,一个人不小心损坏了陶器后,为了节省,他小心翼翼地在上边钻个孔,再用东西把它箍起来,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
出土两件新石器时代的完整陶器
从陶窑、出土文物等可以看出,当时这里大概聚居了数十人,有近10户人家。而此次出土了新石器时代2件完整陶器,代玉彪说,这两个器物可能是当时祭祀所使用的。
目前,市文物考古所正在对现场提取到的碳-14进行检测和研究,研究结束后,将确定这一遗址的准确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