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首现大型古窑 对考证陶瓷制作史非常有意义

越窑、哥窑、景德镇窑……提起陶瓷,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著名的陶瓷窑。苏州历史上有没有这种窑?最近,古陶研究者张文献等人在吴中区东山镇某村发现了一处窑址,苏州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判断为2000多年前至1500年前的陶瓷窑。据介绍,这也是苏州地区首次发现大型古窑址。

陶瓷碎片遍地可见

在东山镇某村一幢新建房屋的西侧,那里堆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碎陶片。再向北走就是两个鱼塘。当地一位村民介绍说,鱼塘和周边地区原先都是水稻田,几年前挖鱼塘,挖到三四十厘米深时,便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片。

在鱼塘的东面,几位果农开沟时,从泥土里挖出的陶瓷碎片就更多了,黄色的、赭石色的、淡青色的……最大的一块碎片足有脸盆那么大,看样子是一个陶罐的底。有的陶片上还有网格状的细小花纹,看上去很是精美。

找到“支钉”和窑具

除了普通陶片和陶罐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两个带“支钉”的残件。专家说,这是判断是否窑址的依据之一。

原来,陶瓷是一窑一窑烧制的,每一窑数量都十分庞大。但如果陶瓷的毛坯不隔开,烧好后就会粘在一起,因此人们想出了使用“支钉”的办法。把“支钉”放进毛坯,就可以起到分隔毛坯的作用了。

除了发现支钉,这里还发现了窑具的碎片。窑具是烧窑的工具,这也足以证明,这一带原先是个窑址。

曾考察了全国众多古窑的专家张文献说,设窑的地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运输方便,二是有瓷土,三是取柴方便。东山靠近太湖,南面又有山岭,地表以下的土就是瓷土。因此,完全符合设窑的条件。他估计,东山镇这个窑占地面积很大,起码几百亩,可能整个村都是窑址。

年代横跨1500年

该窑址发现的陶瓷碎片中,有西周印纹陶片、春秋战国原始青瓷片、秦汉陶釉器片、两晋至唐早期的越窑青瓷片。因此,专家初步判断,该窑址始烧于西周时期,终于唐朝早期;烧制年代横跨1500年以上。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窑在唐朝早期便被废弃了。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照根说,江苏省发现的陶瓷窑址很少,只有宜兴那里少量发现过,因此东山的这个窑址,对考证苏州的陶瓷制作史是非常有意义的。

说到苏州地区的窑址,大家也许会想到相城区的御窑,黄埭高坟墩也发现过唐朝时期的窑。但这些窑都是烧制砖瓦的,与此次发现的烧制陶瓷的窑并不相同。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