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曹操墓专家论证全程 考古发掘科学严谨

曹操墓在北京被确认后的这三天,国人热议,从惊叹到质疑,急转直下。众多网友纷纷咬文嚼字,更有不少学者专家跳出来口诛笔伐,直指“六大证据”不足为据、“论证不严肃”,甚至怀疑又是一个“华南虎”。官方对此有何回应?曹操墓的定论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今日,本报独家揭秘曹操墓专家论证全过程。

第一次论证可能是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曹操墓的论证,共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论证。第一次在今年5月,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举行“东汉大墓发掘论证会”,当时发掘工作过半,并没有进入墓室,专家凭相关文献、被盗文物、现场勘察,仅认为“有可能是曹操高陵”。

第二次论证多数倾向是

第二次论证会在11月19日,安阳县政府邀请全国十余位著名考古学家,再次到墓地现场勘察,当时发掘工地已出土十几块铭牌,论证会连夜召开,多数专家倾向于“曹操墓”。

第三次论证一致认定就是

最后一次论证会举行于12月13日,开了一天。到场的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黄景略,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与古文字学专家郝本性,“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安家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博士王明辉,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汉魏史专家梁满仓,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朱绍侯等。

在专家们进入西高穴村详细勘察墓穴现场之后,当日上午论证会在安阳宾馆召开。发掘工程负责人、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作发掘报告,说明此墓从2008年12月6日开始发掘,到2009年12月12日告一段落,并展示由安阳特警从考古工地押运来的出土文物。

郝本性认为,器物上“魏武王”三字可确定是指曹操;薄葬制与墓的发掘情况一致;曹操墓坐西朝东与史料记载一致;汉朝墓规制前后室,此墓也是前后室;刻碑上字体也是魏后期“八分体”;石枕与曹操平时爱头疼有关;石碑上刻有“香囊卅双”,与史料记载符合;“画像石”也显示与曹操卒年相符。

朱绍侯认为,文献记载曹操墓有四个坐标点,丛台乡、漳水南岸、白洋城、西门豹祠西北,今发现的墓穴位置与第三、第四个坐标点相符。西高穴村原为高决,为东汉太傅卓茂(卒于公元28年)故里,清朝时期称西高榭,建国前改称西高穴至今。

安家瑶、王明辉、梁满仓等专家又从其他多个方面进行论证。专家当天讨论最多的,就是墓室内的三具遗骨。鉴定后,发现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男60岁左右,1.7米,牙齿不好,后脑骨骼也不好(这与曹操生前多犯头痛睡石枕有关)。女性年龄分别为20至25岁、50岁左右,骨质均比较好,从事体力劳动少。专家们对此有个疑问:据史料记载,卞皇后死后“合葬高陵”,就当与曹操葬在一起。但卞皇后活了70岁,这与两具女尸的年龄都不相符。

尽管有这个疑问,专家的结论一致,此墓就是曹操墓。

河南省文物局通过本报记者转达,下月初召开见面会,将有专家详解外界所有质疑———

回应

有问必答

“曹操墓”极热,截至昨晚7时百度相关网页达一百万篇。曹操故里安徽亳州文物局考察团,昨日风风火火抵达安阳,欲联手安阳开发曹操旅游文化,险遭拒。安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笑东高调宣称,要建设曹操高陵博物馆、曹操高陵考古研究基地、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

网上网下,都不消停。远在北京的发掘工程负责人潘伟斌,疲惫应对波浪般的质疑。这三天质疑声从网友到学者专家,越发深细尖锐。对此,官方昨日作出明确回应。河南省文物局考古处昨日通过本报记者转达,既然已发消息,曹操墓就已确定,并定于下月初召开新闻媒体见面会,届时将有专家详解外界所有质疑。建议质疑者将问题报给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以便汇总解答。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同时表示,曹操墓的确定和发布均完全交由河南省文物局操办。

两位全程参与曹操墓专家论证工作的人士表示,网友和个别专家质疑十分正常,这要求每一个想探究曹操墓的人必须深入历史并进入考古发掘的层面。而从现在的中国考古体制来讲,所有的考古项目都要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并颁发发掘执照,国家有明令政策不主张对帝王陵的发掘,亦不主张过多地主动性挖掘。上述人士强调,考古是严谨的科学,发掘是严肃的,论证也是严肃的。专家们建议国家文物局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寻有识之士来关注,不怕有异议。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