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遗址作证 4000年前古蜀人就已在温江“扎堆”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便在成都温江开始群居生活。昨日,出席“金温江·天府田园城市的前世今生”座谈会的省市考古研究院所、高校的教授们抛出观点,1996年发掘的鱼凫城遗址以及近年在温江发现的20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表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古人在温江活动频繁且未间断。有趣的是,新近发掘的4处商周遗址密集的房屋基槽内,居然不见柱洞,大不同于同时期成都地区民房,待考证的奇特建筑方式连考古专家也备感惊奇。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蜀人已在温江聚居

“商周时期古蜀人已经在温江聚集生活,成为城市文明的起源。”昨天,省历史学会、省市考古研究院所以及川大、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专家、教授齐聚座谈会。川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宋治民认为,温江境内年代最早的遗址就是鱼凫城遗址,其代表的鱼凫文化介于宝墩文化和三星堆之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城址。“鱼凫城遗址出土的大量生活器具都表明鱼凫文化是古蜀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宋治民说,这也证明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温江地域从未间断过人类活动,其后出土的汉墓也很多,足证三四千年前的古时温江,已是一片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

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雨茂出示一份考古报告显示,近年来温江发现了20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遗址分布于江安河两侧的永宁、万春、和盛3镇,其中4处已经发掘完毕,出土大量高柄豆、陶罐等陶器,石器有石锛、石凿等。其中最大的惠民村遗址出土7座房屋基址和3座陶窑,少见圆形的灰坑或用于祭祀和储存,遗址间叠压关系复杂,可见人类活动频繁。

房屋遗址没柱洞特殊建筑方式待考证

值得一提的是,遗址出现多个不同于其他地区同时期遗址的特征。所有房屋基槽内不见柱洞,到底是木骨泥墙还是土墙?“温江古人修房的建筑方式暂时还是个谜。”遗址内只有少量鱼骨和兽骨,三四千年前生活在温江的古蜀人难道已经进入农业经济?相比数量巨大的陶器,遗址内石器少得可怜,古人究竟用何种生产工具劳作?这些问题都有待下一步研究考证。

出席座谈会的温江区政府代表介绍,温江是成温邛走廊的门户,人口密度在成都市各区县中最高,在温江发现的众多先秦时期聚落遗址已经证明,温江最早便是宜居之地,是天府之国农耕文化奠基处,也是最古老的田园城市。“我们会努力将4000年前的温江田园城市形态一直延续下去。”据了解,温江很多小城镇还保留着田园城市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城市和乡村一体化优势,温江区规划的医学城、体育城、光华新城等八大片区就是现代化的“高级聚落”。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