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明代潮汕大石亭芝龙坊 郑芝龙军功显赫见证
潮汕经历无数政治和自然界的风雨,从古代有幸保留至今的石亭并不多。而从明代幸存至今规模巨大者,就在汕头市南澳岛上,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南澳副总兵郑芝龙坊。
郑芝龙坊位于古城深澳镇石亭街,明崇祯癸未十六年(一六四三年),知饶平县事万邦俊暨饶澳官绅为郑芝龙表功而建。它不仅规模宏伟,石柱高大,刻艺超群,具有欣赏和考察地震科研价值,而且是研究开发台湾、抗击荷兰、发展海上贸易的郑芝龙的重要文物,已列入县文物保护,游览者络绎不绝。
这个牌坊全部由石条、石板砌成,三间八柱,阔十米,高约八米。石柱高大异常,一人两手还抱不拢。倒挂大石莲花共四朵,雕工高超。横梁上刻着各种石俑、飞龙、花草,丰富多彩。石亭的石条又长又粗重,上层结构复杂,但全座不用点滴灰泥连接,皆用石笋衔接而成,实属罕见。
在明代交通运输工具十分落后,也没有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筑砌这庞然大物,足见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观赏这石亭,只见亭下东北侧数米处短墙上,嵌有一块从亭顶被地震震下来的破石匾,下面刻着:“都督奉旨加署总兵体统郑芝龙”,背刻:“前历剿三省山寇钟凌秀、红夷,献俘海寇刘香、萧朝清、林振、李魁奇、钟斌等军功。崇(自此残缺,应是“祯癸未建”)”。
这是郑芝龙军功显赫的见证。按民众忆述,另有一石匾刻:“郑芝龙坊”,背刻:“铜柱永标,玉关独镇。”被震落后失踪。
郑芝龙坊在一九一八年正月初三日深澳七点二五级大地震中严重受损,但整体框架仍完好。梁架上大石板向顺时针方向旋错,直立的大柱则作逆时针方向旋错,与虎屿石塔一样成为地震研究实物。地震时,顶部跌落,据说压死了正在亭下玩牌的人。
石亭今无盖,不是被震掉,而是原来就无。有如此说法:载石盖之船,驶近深澳时,突遇狂风暴雨,被刮至西面数公里远的走马埔近海,船沉而石盖也沉(另一说船经此之时索断盖沉),遂成暗礁,叫“石亭盖”,其长十五米,宽五点五米,高三点五米,低潮离水面仅三米。老人说:“石亭盖若能盖成,芝龙坊上所雕石人会唱歌哩!”
郑芝龙(一六0四至一六六一年)是郑成功之父,福建南安人。初在海上起兵,后受明官职,至都督同知,后拥唐王朱聿键为帝,封平国公。他对中华民族有三大建树,发展海上贸易,英勇抗击荷兰侵略,大规模组织开垦台湾。
除南澳岛外,在闽粤交界的汾水关顶靠诏安县界,也有一座规模类似的芝龙坊,匾刻:“功覃闽粤”,下刻:“广东福建两省官绅士民,同为大总戎、都督郑芝龙立。”可见当年郑成功之父确是叱咤风云的雄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