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家解开百年前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7月24日,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解开了困扰人们近百年的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他们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证明通古斯大爆炸是由陨石撞击引起的。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100年前的1908年6月30日,当地时间早晨7时14分(格林威治时间零时14分)。爆炸地点位于石泉通古斯卡河流域,位置在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据记载,当天早上7时许,一个火球状天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划过天际,其亮度和太阳相当,自东西伯利亚直至石泉通古斯卡河流域近方圆600公里的广大区域都有目击者看到这一现象。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几乎所有窗户玻璃都震碎了,并且伴随有蘑菇状云出现。爆炸发生之际,耀眼夺目,巨响如雷。方圆千公里之内,都听到了巨大的轰鸣声。当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运行的列车紧急刹车,火车司机以为是列车发生爆炸。安加拉河流域的居民则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在下通古斯卡城有不少参加过日俄战争的退伍军人,他们当时的判断是日本人打进西伯利亚了,而另一些人则断言,世界末日来临了。爆炸发生后的最初几个昼夜,在整个北半球,从法国波尔多直至中亚的塔什干,从大西洋西岸直至乌拉尔山,均可看到奇异天象,例如明亮异常的黄昏,出现白夜现象,银光闪闪的云层等等。这些奇异现象持续了好几天。而且爆炸还引发了地震,震级达到4.7或5级。据估计,爆炸释放能量相当于10到15百万吨TNT炸药,相当于一枚中级当量的中子弹。

100年来,人们围绕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但谁也没有找到能人信服的答案。但是,恰逢通古斯大爆炸发生100周年之际,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地质学家叶夫根·科列斯尼科夫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证明那次大爆炸是由一个类似于彗星的陨石撞击引起的。
科列斯尼科夫和他的科研小组对当地的地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方的土壤曾经受过高浓度酸雨的冲刷。科列斯尼科夫指出如此大量的酸雨不可能是后来发生的,一定是爆炸后引发的。当大爆炸发生后,大约有超过20万吨氮气笼罩在这个区域,而爆炸使得当地的温度上升到2200到2700摄氏度。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在遇到大气中的水蒸气后形成具有强腐蚀性的硝酸雨,最后落在这个区域。

科列斯尼科夫非常肯定的说,“这个区域肯定降过浓度很高的酸雨。爆炸产生几千度的高温使得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这个道理和闪电时空气中生成氮氧化物一样”。
除此之外,科学家发现这个地区的土壤中金属铱的含量很高,比一般土壤要高出50倍,但是这种金属在地球上非常稀少,而太空中却非常丰富。科列斯尼科夫说土壤中如此高含量的金属铱只可能是来自外太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科列斯尼科夫表示,高浓度的酸雨和土壤中含量很高的金属铱,这一切都表明这次大爆炸是由类似于彗星的陨石引起的。不过这颗陨石并没有直接撞上地球,而是在地球上空9到10公里处就爆炸了,即便如此,它的威力还是十分惊人。
科列斯尼科夫最后指出,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的天体在运行,许多小行星、流星都可能与地球擦肩而过,但是无论哪一个与地球相撞,其造成的后果都要比通古斯大爆炸严重。对于人类来讲,及早发现地球可能面临哪些来自外太空的威胁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保护地球免遭灾难性的打击。因此,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意义就在于了解天体同地球相撞后可能产生的所有生态后果,以及类似的自然灾难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