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皇陵:设迷雾埋下千年之谜
司马懿墓被张冠李戴
7月8日,乘车出洛阳城向东,在偃师市古都学会郭俊卿的陪同下,我们来到笼罩着神秘色彩的西晋皇陵。
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的第一个皇帝,应该说是他的前两辈人将他抬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司马炎一即位,就追封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也算是知恩图报吧。
从公元265年司马炎登上皇位,到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氏集团在洛阳的统治只维持了51年,其间共出了4个皇帝。4个皇帝中,后两个皇帝被刘聪杀于平阳,算是客死他乡。前两个皇帝,即武帝和惠帝,则都死在洛阳,和老祖宗一起葬在洛阳。如此算来,西晋皇陵应包括5座墓葬,分别是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
既然谈到西晋皇陵,就不能不从司马氏政权的真正缔造者、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说起。有趣的是,司马懿墓竟然被人张冠李戴,最后被盗墓贼更正过来,闹出一个大笑话。
司马懿是个精于算计的人,就像诸葛亮在草庐中就预测到三分天下的大局一样,司马懿也早就制订了自己的宏大计划。在他和两个儿子的精心操作下,这个计划一步一步顺利实施,直到孙子司马炎登上皇位,最后完成三国归晋这一鸿篇巨制。如此深谋远虑之人,连诸葛亮也对他忌惮三分。
司马懿如此老谋深算,他的陵墓当然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那么,他究竟会把陵墓选在洛阳何处呢?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就为此忙活了一阵子,最后把一座土冢认定为司马懿墓。这个土冢在洛阳老城以北河西岸,经知县大人之手与司马懿挂上钩后,游客纷至沓来,在土冢前凭吊怀古,抒发对司马懿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
这个司马懿墓被人凭吊了约200年后,最终引起了盗墓贼的极大兴趣。新中国成立前,盗墓贼凿穿厚厚的黄土,本希望从这个大墓冢中发一笔横财,谁知竟然更正了一个历史错误。盗墓贼从土冢内挖出一方墓志,一看才知这土冢是北魏清河王元怿之墓。1965年,考古人员从盗洞进入墓室进行考证,发现该墓确实是北魏墓的形制,司马懿墓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一个堂堂知县犯下的张冠李戴的错误,竟然被盗墓贼更正过来,如果龚松林地下有灵,不知会有何感想!
“扳倒”曹爽的最佳时机
其实也怨不得龚松林,要怨也得怨司马懿,是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才闹出这个历史笑话来。
按照中国古代惯例,皇帝都非常注重陵墓的修建。一般情况下,皇帝修建陵墓的费用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1/4。费用如此之大,就是为了使皇陵气派、壮观,显示皇家的威严。许多皇帝一登基就开始修陵,一直到他死去。如果在位30年,就可能修建30年,可以想见皇陵的规模。
奇怪的是,西晋皇陵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不要说巍巍如山的大冢,就连一个小土堆也不见。这是为什么?
许多人都以为魏晋时期盛行俭葬,所以司马氏顺应民心而“不封不树”,经过历史变迁后,西晋皇陵的具体位置就不为人知了。如果真是这样想,那也太小看司马懿了。
司马懿为何要定下“不封不树不谒陵”的家规呢?对外是“倡导俭葬”,实际上他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在点透司马懿的小九九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司马懿“扳倒”曹爽的一幕好戏。
魏明帝曹睿又临终托孤,把齐王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因是皇帝的本家,曹爽想尽办法排挤司马氏。司马懿则假装有病,伺机反扑。
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和一帮心腹,以拜谒魏明帝陵为由,带领御林军,跟随齐王曹芳出外打猎。司马懿闻讯大喜,立即派人控制曹爽的军营,命司马昭带兵把守宫门、司马师带领军队占领都城的险要位置。
一切准备妥当后,司马懿奏请郭太后,下旨罢免曹爽宰相之职。郭太后本来与曹爽有仇,当然听从司马懿的建议。所以,司马懿让蒋济等人草拟表章,派黄门官出城送给齐王曹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