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考古队队长刘占成:秦兵马俑应是防卫型的圆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清理已露出肩部的陶俑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于6月13日如期进行。第三次发掘首日有何收获?能否发现将军俑?是否有外国人面孔?记者今日电话采访了有30多年一线秦俑发掘经验的考古专家、秦俑考古队队长刘占成。

将军俑或有,但绝不可能有外国人

刘占成在采访中表示,此次发掘的两百平方米的范围内,不敢保证有将军俑,但战车、兵器肯定会有,同时刘占成认为,在1号坑6000多个兵马俑中,未发掘的范围内肯定会有将军俑,但绝不可能有外国人。他告诉记者,“一号坑因为烧毁得极为严重,保存得最差,现在发掘出来的陶俑只是面部残留有零星的色彩,不会像二号坑中出现大面积、完整的彩绘。”

据刘占成介绍,考古工作人员在一号坑发现的彩俑,破损比较严重,彩绘大部分已经脱落。从目前发现的一个完整彩俑观察,这个俑的头部左半边脸保留有一些色彩,从瞳孔、半边脸以及发带的位置可以清晰看到一些红色残存。此外,刘占成表示,“根据目前的最新发掘情况,在一号坑内发现了两辆驷马战车‘亲密无间’,这种情况在兵马俑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

秦兵马俑应是防卫型的圆阵

针对目前流行的专家说法,一号坑内秦俑有前锋、有左右两翼,中间是战车与步兵相杂,其排列象征着宿卫秦始皇京城咸阳的矩形混编部队——宿卫军,属于方阵。刘占成表示了质疑,他说:“很多人认为,兵马俑是一个方阵,我认为不对,这应该是一个防守型‘圆阵’。外观上看,一号坑是一个由步兵俑和战车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但方阵一般是攻击阵形,圆阵才是防守阵形。兵马俑恰好位于秦始皇陵的正东面,这暗示了,它主要作用是守灵,我认为,一号坑应该是一个具有防守作用的圆阵。另外,一号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外层的武士俑都面朝不同方向,这应该不属于进攻型的方阵,所以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左右旋转的屯聚圆阵。”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