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镇虎塔”惊现厦门一树丛 塔身有“魁星”浮雕

古有“镇妖塔”,近日,厦门市同安区却惊现一“镇虎塔”。

近日,在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同安普查员耿瀚在考察同安区新民镇禾山村下土楼自然村时,发现一个古石塔。经考证,此塔为镇虎而建,建于明代。

该塔塔身均用条石构砌,塔平面一共4层,逐层收缩,通高8米多。第一、二层为方形,第三层呈六角形,第四层呈圆形。塔顶上还有尖尖的条形塔刹,中为葫芦状,底边四角则起翘,第三层的北侧还嵌有“魁星”石刻浮雕,石塔的北侧前,建有一庑殿顶的小石亭,里面供奉着几尊神像。由于年代久远,塔身长了好几棵树,生长茂盛,树根爬满石塔外体,对塔体构成威胁,塔体多处出现裂缝,还掉了好几块石条下来,顶上也有些倾斜。

“该塔的造型在同安区目前所发现的石塔里是独一无二的,塔身之大也是数一数二。”耿瀚说,同安文史资料图片证实了他的说法。

据耿瀚介绍,“魁星”浮雕显示了先民们对文运昌隆的质朴愿望,而据记载,该村明代邑人康尔韫高中进士且殿试二甲第十一名,官至知州。

据介绍,石塔左侧一山俗称牛岭山,右侧另一山俗称虎头山,旧时村民聚居于靠牛岭山一侧,旧时地理师认为“虎会咬牛,对村民不利”,所以村民建此塔镇祭。

据耿瀚推断,这个石塔与禾山村石佛山上的慈云岩石佛塔遥相呼应,用材、构建特点比较相似,构造都用条石垒砌,比较有规则,而慈云岩石佛塔已考证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所以这个塔应该也是明代建筑。

耿瀚表示,此塔在同安区珍贵难见,从它的现状和历史、文化、建筑价值来讲,都值得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