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家川重大考古 揭开西北古戎人神秘面纱

由于史书记载不祥和考古资料缺失,长期以来,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北的戎人及其历史文化,认识上一直比较模糊,正在进行的甘肃张家川重大考古发掘,为之提供了丰富且罕见的考古资料。

“今年发现的车辆很完整,出土的其他文物也十分重要和精美,对于戎人的历史文化,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负责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现场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广济说。

2006年7月,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被盗,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随后开始了抢救性发掘,陆续出土的以罕见豪华车乘为主要内容的随葬器物,震惊了中国考古界。

“经初步分析和研究,这批墓葬的年代应为战国晚期,其族属当与秦人羁縻下的戎人有关,墓葬的规格和等级较高,应是戎人首领及贵族墓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辉介绍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已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7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马家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开始,截至目前,又出土了一批豪华车乘及金、银、铜、锡等材质不同的各种重要文物。

“由于有前期的发掘经验,从去年以来,特别是在今年出土的车辆发掘中,我们基本认识到了每个构件在车辆的位置和作用。”周广济说。

由于马家塬墓地埋葬的车辆已经超过了2000年,无论是纯木车辆、髹漆车辆还是外有金银铜锡等豪华装饰的车辆,原来的木构架都已朽成灰土,加之历史上墓葬坍塌等造成的车辆叠压,考古本身就是一项巨大挑战。

戎是先秦时期对中国西北地区非华夏民族的泛称,见于历史记载的“戎”族群,先后有“犬戎”、“姜氏之戎”、“允姓之戎”、“申戎”、“陆浑之戎”和“义渠”等,他们在春秋时期相当活跃,与中原周朝战事不断,战国时期,多融合到了秦、晋等国当中。

对于马家塬墓地考古发掘成果,严文明说:“历史上对戎人的记载不多,一般认为戎人野蛮,文明程度不高,现在看来,他们的文明程度不低,从出土文物的工艺、技术等看,有很多独到的地方,特别是出土的车辆,一个跟一个不一样。”

从已经进行的考古发掘看,戎人的文明程度确实不低,并在不断吸收着周边的文明成果。

“这里至少融合了四种文化,北方草原文化、西方文化、中原文化和戎文化都有保存,无论对认识戎人历史文化本身,还是秦戎关系、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都是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周广济说。

此外,在马家塬战国墓地中,大量金属器及车辆构件的出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车乘制度、冶金工艺等,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经引起了不同专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由于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成果的地位和价值十分重要,当前,现场保护也被提到了突出位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国内一些文博单位已直接参与到现场保护当中,一批中国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的知名专家也为如何科学发掘和实施保护建言献策。

有关考古专家表示,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的持续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有关戎人的神秘面纱将会进一步揭开。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