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华光礁号沉船开始脱盐 复原至少需三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西沙古船船体放入排盐池。记者林萌 摄

备受关注的西沙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在完成去霉处理后,正式转入脱盐阶段,保护与复原工作由此正式展开。

省文管办副主任王亦平介绍,西沙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保护历经脱盐—脱水—复原三大步骤,计划用3年至5年的时间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使人们一睹南宋沉船的风采。

据了解,西沙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的船体构件总共511块,包括船体龙骨、肋骨、舷侧板、船底板和隔舱板等多树种与多形态木构件,体积大、数量多、形态复杂、糟朽程度不一。

按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编制西沙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船体和出水文物保护方案,今年着力组建科研队伍,培养项目单位专业人员,建设保护修复实验室,并开展出水环境、保护环境和文物本体病害等现状调查,提取标本检测,建立保护档案,同时进行试验性保护修复研究和船体构件脱盐工作,包括脱水、加固、定型、封护等。

王亦平说,为了避免搬运对南宋船板的损伤,脱盐脱水之后的修复复原工作计划在省博物馆二期工程——南海博物馆中直接进行,出水的近万件船载宋代瓷器也同时向社会展示。为了做好古船体的保护,国家文物局已经着手科研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科技保护培训班将在今年5月开课。

据了解,省博物馆二期工程已经省规划委员会审批,规划面积8000平方米,初步估算约8825万元,主要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南海经济与文化发展成果和历代海上航行器以及海洋生态等内容,建成后的博物馆将有别于国内其他省级博物馆,特色鲜明,重点将更加突出,也是人们了解南海和建设南海的重要归属地。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