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一工地发现四座古墓 出土文物惊喜不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发掘人员正在对四座古墓进行清理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号墓葬中出土的陶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号墓葬中出土的且保存完整的双系铜盆

1月16日,巢湖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该市半汤花山工业园在施工中发现的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两天发掘,截至18日下午,四座墓葬发掘清理完成。让现场发掘人员感到惊喜的是,四座墓葬中有三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且大多保存十分完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号墓葬中出土的铜镜厚度和直径较往常出土的同类器物都有所不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种质地无法确定的器物在该市文物发掘中首次出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号墓葬中出土的陶豆

现场发掘惊喜连连

16日下午2时20分,位于半汤花山工业园施工工地的发掘现场四座砖石墓葬的墓形已基本清理完毕,发掘人员兵分两组,正在同时对2号、4号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在现场,1号、2号、3号墓葬紧紧相邻,其中1号、2号墓葬坐北朝南,3号墓葬紧邻2号墓葬,位置较浅,呈不规则朝向,而4号墓葬较大,坐北朝南,距该三座墓葬向南约三、四十米处。

发掘人员首先在2号墓的南端底层发现几块影青瓷残片,随后,一件盘口壶露出了顶端。发掘人员小心翼翼清理掉周边的淤泥、淤水,一件精美而完整的盘口壶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该墓葬相继出土了一对银簪、一件双系铜盆、一件铜镜、一件陶罐、一件水盂(古时文房用品)等珍贵的文物,且保存均十分完整。就在2号墓葬惊喜不断的同时,4号墓葬也开始有文物出土。该墓葬最先“浮出水面”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的铜带钩,随后,相继出土一件铜镜、一件长约40公分的铁剑、一件陶豆、一件盘口壶、铜器陶器各一件及数枚五铢钱等。

随着2号墓葬基本发掘完成,一组发掘人员开始对1号墓葬进行发掘清理。该墓葬亦相继出土盘口壶、铜镜、陶罐、陶盆各一件,另有三件大小不一、做工精细且保存完好的影青瓷碗,让考古人人连连惊叹。至下午5时40分,四座墓葬基本发掘清理完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号墓葬中出土的完整的水盂

四墓分属不同时期

经考古人员现场测量,1号墓葬长2.9米、宽0.83米,2号墓葬长2.7米、宽0.85米,3号墓葬长2.75米、宽1米,4号墓葬长5.43米、宽2.06米。4号墓葬的规模明显大于其它三座墓葬,又各自出土了那么多的文物,这些墓葬有什么不同,又分属什么时代?

据现场指挥发掘的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钱玉春介绍,从墓葬的形制及出土的文物来看,1号、2号墓葬应属北宋时期的墓葬,北宋时期的墓葬规模较小,墓砖也较小,墓内出土的非常精美的银器、瓷器时代特征非常明显。3号墓葬时代特征不明确,墓葬由早期汉代墓砖垒砌而成,没有文物出土,经初步判断,应是汉代以后的墓葬,具体无考。而4号墓葬应属东汉时期的墓葬,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规模较大,所使用的墓砖也较大,不但有墓室,还有放置陪葬品的耳室。该墓葬出土的铜镜,厚重、精美,与1号、2号墓葬出土的铜镜明显不同。另外,4号墓内只有陶器,没有瓷器,还有散落的数枚汉代五铢钱,时代特征则更为明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号墓葬中出土的铜带钩和汉五铢

此次发掘收获多多

据了解,该市文物管理部门已多次在市区半汤区域发现古墓葬,并且也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珍贵文物,但此前发现的汉代墓葬大部分都是被盗掘过的。所谓十墓九空,说的正是汉墓由于形制规模较大,容易被盗掘,但此次发现的汉墓保存很完整,包括1号、2号、3号墓葬均没有被盗掘过,所以出土的精美文物较多,像1号墓葬出土的三件影青瓷碗、4号墓葬出土的一件盘口壶等,均很精美珍贵,而且保存也十分完好。

此次发现及一批珍贵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巢湖地区的历史文化、墓葬风俗等再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依据。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