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县复查一处史前遗址获得重要文物发现

近日,吴起文物普查一分队,复查了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范围广大,遗存现象丰富,历年出土器物种类繁多,特别是曾出土玉器数十件,是一处规格、等级较高、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遗址位于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山梁上,地势中间高两边低,东西山坡及山梁均为遗址范围,面积约56万平方米。因历年平整土地,对遗址破坏极其严重,地表散落遗物较多。调查时发现残存房屋遗址一处,墓葬一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相对较少。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有少量附加堆纹和彩陶,麻窝纹和方格印纹极少,其中泥质薄胎磨光红陶较为发达,可辨器形有平沿尖底瓶、敛口钵、盆、折肩罐、豆等。遗址整体面貌为新石器时代从仰韶跨越到龙山晚期,主要文化内涵为龙山文化。在调查走访中得知,该遗址在近四十年内,曾陆续出土玉器数十件,种类有镯、环、壁、凿等,现村民手中仍保存有数件小型玉器,我们见到两件小型玉凿,我们进行了拍照和测量尺寸。龙山时期,玉石礼器已被广泛使用,在陕北地区尤为明显,如著名的神木石峁遗址,延安庐山峁龙山文化遗址,都是因曾出土过多件大型玉石礼器而名扬国内外,但在实际调查工作中,有玉器出土的遗址仍是极为罕见的,该遗址的等级、规模和档次之高可见一斑。尤为重要的是继甘泉之后,在该遗址又见到一件型制大小同甘泉龙山房屋遗址出土几无二致的泥质灰陶管型器,我们推测可能与原始崇拜,尤其是生殖崇拜有关;燧石质圆磨一个(属研磨器类),据分析不是为脱壳之用,而是将谷粟或坚果类研磨成粉之用。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在村民手中共保存有管型器一个,圆锥形捉手器盖一件,无孔石斧两件,圆磨一件,圆角三角形研磨器一件,黄玉凿一件,青白玉凿一件。这个遗址为延安北部新石器中晚期聚落增添了新的内容和亮丽的色彩,是继石峁、庐山峁之后又一有多件玉器出土的重要遗址,将为陕北龙山文化用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房屋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凿(黄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凿(青白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