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侯发现元代男像观音 左手拈花赤足趺坐

观音也有男像。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该县竹岐乡观音寺内发现一尊元代观音男像。文物工作者介绍,男像观音较为少见,但在印度及我国藏传佛教地区却非常普遍。

这尊男像观音位于闽侯县竹岐乡观音寺。从闽侯县城过闽侯大桥往上街方向行400余米,往南拐进一山路后,步行半个小时可到达佛岩山。观音寺便隐匿于半山腰。

近日,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该寺寻访文物古迹。寺内大殿里,一尊青石雕刻的元代观音坐像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该坐像与人们熟知的慈眉善目、端庄美丽的女像观音截然不同,是尊体态雄健的男相。只见他右手垂于膝,左手作拈花状,赤足趺坐,右腿屈盘于膝,左腿盘置其上;身着袈裟,衣袖边缘有如意云彩配饰;双目平视,两耳垂肩,耳系玉环,头戴宝冠帽,帽之前中浮雕一佛像,身旁有一如意瓶。根据测量,观音像高75厘米,宽45厘米,头像高20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音像左侧底边还刻有“兴贤境林崧高谨舍石佛一尊,伏为亡考林四十府君、妣陈氏四孺人同生补处者,大德五年(1301年)辛丑四月八日造”字样,说明这尊观音像是兴贤境的林崧高为他去世的父亲和妻妾四人“舍造”的。

寺内住持释真和尚介绍,尽管观音寺地处山岭,但因观音是男像的缘故,香客也不算少。据了解,观音寺所在地是观音石亭的旧址,石亭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拆除重建。如今,观音寺还保留着观音石亭的部分构件,包括一座雕刻于清“光绪乙未年孟夏”的青石雕香炉。释真和尚说,有不少小偷瞄上这尊观音像,但都没能得逞。

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男像观音在我市并不多见。据介绍,将观音认为是女神的,大多是现代的中国中原地区和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一般大众。但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及我国藏传佛教地区,观音是一位男神,他往往是上身裸露,头戴冠冕。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