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发现动物化石 鉴定为6500万年前恐龙化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萍乡市发现的恐龙骨架化石。

同一岩层此前发掘出恐龙蛋“二合一”全国罕见

几个月前,市民在萍乡市安源经济开发区四季花城建筑工地附近发现了数百块动物化石。经认定,这些化石属于距今6500万年的恐龙骨架化石。这是继萍乡发现248枚恐龙蛋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萍乡也因此成为我省继广昌之后第二个发现恐龙骨架化石的地方。今日,中国科学院专家赴萍乡进一步实地考察。

市民钓鱼时发现动物化石

昨日上午,记者在萍乡市博物馆见到了陈列在此的数百块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均呈米白色,其中最大的一块长约20厘米,直径在10厘米左右,还有不少是化石碎片。

据悉,今年5月26日上午,一名陈姓市民在当地人工湖钓鱼时,偶然在附近的四季花城建筑工地附近的一堆建筑余土中,拾到两块化石。萍乡市文物收藏爱好者唐文玖获悉后,将此事告知萍乡市博物馆馆长彭安保。5月27日,彭安保带领馆里的文物专家赶赴现场,很快又在这堆建筑余土中找到了数百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化石。

专家认定为恐龙骨架化石

5月31日,省博物馆有关文物专家得到消息后,立即到萍乡考证。通过鉴定,初步认定是恐龙骨架化石。6月10日,萍乡市博物馆又将这批恐龙骨架化石的照片传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一步考证。被誉为“中国恐龙蛋首席专家”的赵资奎教授看到照片后,也认为这是恐龙骨架化石,且极具研究价值,决定9月9日前往萍乡进行实地考察。

为恐龙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谈及该市首次发现恐龙骨架化石的意义时,彭安保馆长说,这次发现的恐龙骨架化石与2002年以来在萍乡发现的恐龙蛋属于同一地带的同一岩层,“二合一”现象在全国都极为罕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恐龙骨架化石的发现,为研究恐龙的生态、生殖习性和灭绝原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