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遗址发现神秘砖阶 藏在两古井之间

青砖侧立,整齐地排列着,画出“Z”字来,虽然只残留了4平方米左右,但足见这里并不是随随便便铺砌的,而是有讲究的;但砖块比较薄,没有明代的砖块那么有“霸气”……虽然有专家认为,也许大报恩寺地宫早已不存在了,但考古专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在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进行着考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现场发现了许多青砖 施向辉/摄

神秘台阶

藏在两口古井之间

“上周六,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新发现了两处青砖铺砌的地面,每一处大概只有4平方米,砌法非常细致,还做出了台阶的形状,很精美。”昨天,文物爱好者韦世林致电快报,在大报恩寺遗址两口古井的中间,考古人员发现了神秘的砌砖。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工地,扫帚巷口最外围的蓝色铁皮围挡已经换上了红色砖砌的“新衣”,围墙之内,靠近晨光宾馆,十来个考古人员正在忙碌。记者看到,考古人员挖取的探方并不大,左右各十来平方米,但都已经接近2米深,整齐的砌砖就在2米左右的深处。所有的青砖并不是平躺着,而是侧立的,方向不同,中间用白石灰做黏合剂。两处砌砖都不大,左边的一处还砌成了台阶状,面东朝西。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处砖砌台阶,虽然也在宣德、永乐两块碑的中轴线上,但并不是大报恩寺的一部分,应该是前朝的遗物。“这并不奇怪,大报恩寺遗址上,曾经发现过六朝的古墓,发现过前朝的很多遗迹。从六朝开始,大报恩寺遗址上建筑更替频繁,南唐时期,这里甚至一度沦为军营庐舍。”

大报恩寺地宫

依然在找寻中

距离长干寺蓝色大棚不到50米远的东面,10多个考古人员运土的运土,挖探方的挖探方,一派繁忙。他们已经挖出了几块梯田一样的形状,在探方衔接的“埂”上,一些没有上色的琉璃构件被放到了一起。

虽然有专家认为:当年建大报恩寺时,特意砌筑了一个2米高的正殿基,这个地宫应该就在正殿基上。如今这个正殿基已经成了平地,肯定是没有了。还有专家认为,600年过去,大报恩寺遗址上变化万千,而且明清的地宫一般是风水地宫,并不是用来藏宝的,就算有地宫也是空的。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似乎并没有就此放弃,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专家认为大报恩寺地宫依然在中轴线上,不排除在这里的可能,所以,我们现在还在考古勘探。这里目前看来是大报恩寺遗址,但是不是大报恩寺地宫,还要进一步考古勘探。”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