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出“函”成难题 考古专家揭秘制塔工艺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的神秘铁函8月6日开启,铁函里发现了与石函碑文相一致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专家认为,金塔里一定藏有金棺,也一定会藏有碑文上记载的“佛顶真骨、佛螺髻发和佛爪”等圣物。这一“旷世惊天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据记者了解,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但是铁函里鎏金宝塔如何取出成了考古专家的难题,本报老读者、冶金专家黄乃海为此献计献策。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祥,则为读者揭秘金塔神秘的制造工艺。
专家拿5套出函方案
8月7日接近17点时,铁函里的鎏金宝塔,在考古专家经过10多分钟细心打开“千年结”后,露出了金光闪闪的塔刹,令全世界为之动容。参与发掘考古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8日,考古人员将铁函密封一天,在看完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二天上午一早考古人员又进行发掘。当考古人员把散落在锦缎上的文物全部清理完后,织满金丝的锦缎被小心翼翼地全部打开,这座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鎏金阿育王塔,在考古人员的眼前闪闪发光。但是,在激动之后,考古专家又陷入了新的困境。由于金塔的四周与铁函紧紧相靠,再加上锦缎是从底部将整个塔身兜起,如何取出金塔成考古大难题。
曾经是江苏南方冶金炉料公司总经理的黄乃海先生,同时也是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看了本报“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地宫揭秘”的连续报道,得知金塔取出遭遇难题后,他在家里经过一天一夜的研究,画出了5种取出金塔的方案。昨天,他带着方案前往朝天宫,最后,考古专家选中了他的最后一套方案。他表示,对于这件国宝中的国宝,必须慎重研究取出的方案,不能有半点闪失,也不可操之过急。考古专家却十分担心,宝塔再不取出就可能会被钻进铁函里的空气氧化。那么,究竟考古专家采用的是怎样的方案?黄乃海说:“有承诺在先,我不便多透露。”
旧草鞋稻糠打成泥塑塔型
有不少读者打电话给本报,对这件稀世珍宝十分感兴趣,想了解其制造过程。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京金属工艺传人王殿祥先生。巧合的是,记者一走进王殿祥工作室,就如同进入了大报恩寺的世界,从楼梯到大厅,到处都是他正在为大报恩寺琉璃塔制作的微型金塔的模型和灯箱(效果图)。他向记者表示,很想复制这件鎏金塔。他全程看了本报铁函发掘过程的报道,对保存如此完好的千年鎏金塔赞不绝口。“这件鎏金塔,是我国古代的精密熔浇铸造工艺,也叫‘去蜡法’,有两千年的历史,是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
王殿祥介绍说,鎏金塔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得先用泥塑成样胎,扣除厚度,用易熔的蜡涂在泥胎表面。胎泥是用旧草鞋和稻糠打成浆,再与泥土搅拌形成的。由于旧草鞋上有汗水,有韧性,因此,这种泥也称为“不裂泥”。金塔上的图案是用木模先刻好,再扣压进蜡,取出后贴在泥塑上,再用细泥浇灌,加热后蜡被熔化,形成了空腔的铸模。这时就可浇铸铜液,铸成复杂的金塔。这种铸造法,可使铸件的壁厚小至0.3毫米,光洁而精细。
估计金塔不是银鎏金
铜塔铸好后,就要在上面鎏金。王殿祥说,鎏金工艺,简单地讲,就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
谈到鎏金的过程,王殿祥介绍说,首先把金子用开锤打成极薄的叶子,打的越薄越容易熔化。打成金叶后,加工剪成细丝。将金丝放入石墨坩埚中加热,然后倒入汞。温度达到700℃时,用木面料棒搅拌成金泥。再用细腻的金铲刀蘸上胡酸,将金泥均匀地打在铜器表面,放入凉水中浸泡、烘烤。最后用细黄铜丝刷,玛瑙压子反复对器物进行压光,越刷越亮,最后使鎏金器发出闪闪金光。王殿祥说,过去从事鎏金工艺的人寿命都不长,因为水银是有毒的。
那么,即将取出的这件鎏金阿育王塔,是铜鎏金还是银鎏金?王殿祥认为,这么大的器型,基本上肯定是铜鎏金。铜的硬度要高,而银遇到香气、烟气等就会变黑。而这件金塔保存簇新光亮,应当不会是银鎏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