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石狮寨山寨军事遗址揭秘:悬崖可屯兵千人
核心提示
“咸丰六年(1856)三月,石达开在樟树大败湘军周凤山部,占据江西50余州县。”
“咸丰七年(1857)四月,太平军石达开部近万人进入瑞金。”
“咸丰七年五月间,太平天国军队在上杭、瑞金等地与清兵激战,双方伤亡惨重,死尸被弃河中,自十六日至二十日,流尸蔽江而下,总计不下三千……”
这几段话出自《瑞金县志》。瑞金市文物管理所杨所长说:“县志显示这些都是140多年前发生在瑞金的战事。”然而,遗憾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历史,一直缺乏有力的实物予以佐证。
7月30日,当记者站在刚刚被发现并在发掘的瑞金市武阳镇石狮寨山寨军事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时,那段烽火岁月似乎历历在目。


山寨或是地方武装所筑
石狮寨山寨军事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位于瑞金市武阳镇杨梅岗村东南部绵江旁边,距瑞金市17公里左右。在被发掘以前,当地村民就称其为石狮寨。
记者在离现场最近的朱家村采访时,村民们对于石狮寨上的寨墙从何而来并不清楚,并告诉记者以前一直是个谜,“有人猜测说以前上面是个村子,也有人说,那以前就是个土匪盘踞的山头”。
现场考古队队员何财山告诉记者,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个山寨遗址是军事设施毋庸质疑。他列举了多个证据:首先,山上以前曾发现过土炮部件,只是被村民们当废铁卖掉了;其次,通过技术测定也确定寨墙是清朝晚期所筑,那个时期正是太平军在瑞金一带军事行动非常活跃的时候。此外,一百多年前,绵江对于瑞金来说,有很重要的军事意义,过了石狮寨,瑞金东面外围基本无险可守。
何财山进一步分析说:“根据目前发掘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这个山寨是乡勇、团练这类地方武装扼守绵江所筑的军事山寨。”
据瑞金文物管理所杨所长介绍,在1857年至1864年间,太平军曾5次攻入瑞金,当时清军的正规部队——绿营军兵力不足,城市外围的防守就交给地方武装乡勇、团练了。
记者查阅《瑞金县志》后发现: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石达开部进逼瑞金邻县石城,县民受其鼓舞,纷纷起事,瑞金知县刘遵侃奉令办团练,在城设局,每户一丁,十丁一牌,十牌为甲,十甲为团,负责警守险隘,保卫县城、仓库等重要目标。
陡峭悬崖上可屯兵千人
石狮寨既然是个堡垒性质的军事设施,那么这个地方到底能够驻兵多少?军事设施的建筑是否科学,到底能不能守住绵江?
据考古人员介绍,整个山寨面积14600平方米,目前发掘面积只有1400平方米,寨中营房沿寨墙而建,已经发掘出的营房有10座。
另外,经过探明,总共400米长的寨墙边都有营房存在,“这么多的营房估计可屯兵1000人以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寨到绵江江面的垂直距离约100米,居高临下,非常便于防守江面;山寨四周多是悬崖,只有一条陡峭小径通到山寨,“易守难攻”这句成语的含义,在这个现场非常易于理解。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保存完好的山寨寨墙上,每隔4.5米左右便有一垛口,现场考古发掘队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赖祖龙告诉记者:“这是用作眺望和架设火器防御的。目前来看,寨墙、营房、哨所等军事遗迹建筑设计非常科学,凭当时的武器性能,要攻破山寨不太可能。”
遗迹显示曾被长期使用
“屯兵于山顶,如果被围困,山上没有水喝,那不就成了死地,山寨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在实地观察后,记者向考古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按照古代兵书的说法,这个地方四面悬崖,易守难攻,但地形狭小,确实不适合屯兵,不然就犯了和三国时马谡在山上扎营相同的错误,但这个山寨有它独特的地方。”何财山说,这个山是个石山,山脚伸至江底,神奇的是在高出江面100多米处的山顶,竟然还有两眼泉水,泉眼深一米左右。现场考古人员曾试图抽干泉水,但抽干后马上又有泉水冒出,而且水满就止,不会溢出。
除了水源不缺外,在山寨上还有供粮食去壳的三个石臼。记者现场看到,所谓石臼,就是在岩石地面上平凿出的三个石洞。赖祖龙说:“这就是典型南方山寨的特点,大米在山寨里是不能长期保存的,只有晒干的稻谷可以长期储存。但稻谷在食用前必须脱壳,石臼这个设施就显得很重要。有了石臼,在山上储存足够的粮食,守上半年都没问题。”
赖祖龙等人在考察后还发现,石臼有被长期使用过的痕迹,说明山寨上屯兵的时间并不短。
或曾迫使太平军改变进攻路线
这个花费了设计者诸多心血挑选设计的山寨,在一百多年前瑞金的战事中发挥过多大作用呢?记者查阅当地大量资料,没有发现明确记载。不过,在《瑞金县志》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咸丰十年九月,太平军从粤西经南安(今大余)、会昌麻州入瑞金,知县仇松龄闻讯即调集乡勇在浮乡四里固守,以至太平军兵分两路,改道经高岭、新中攻打县城。
赖祖龙对这段文字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则史料和石狮寨军事遗址的布防状态相符合,石狮寨的位置就在知县仇松龄安排乡勇布防的浮乡四里,并且是在浮乡四里通往县城的水陆要道旁,可以说是瑞金县这个方向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当时很可能就是由于石狮寨军事设施的存在,让太平军在咸丰九年进攻瑞金县的路线被迫改变了。”
现场还发掘出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土陶
在山寨遗址发掘现场,除了大量的和军事设施有关的文物被发现外,考古人员还有意外的发现。从考古人员整理的出土文物中,记者看到了大量的陶器,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些陶器中年份最早的是商代土陶,西周的陶器碎片也有一些。
难道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聚居?
“如果不是军事用途的话,单纯在这个山头生活聚居还是很不方便的,何况还要从商朝生活到西周。”考古队队员余先生说,经过鉴定,这些陶器都是些生活起居用的东西,不是殉葬用的冥器,“几千年前的陶器为什么在这里出土几十件,目前还是个谜。”
新闻回放
据媒体7月25日报道,在对鹰瑞(鹰潭至瑞金)高速公路沿线进行文物普查时,于瑞金市武阳镇石狮寨发现大型山寨军事遗址。该遗址依山体走势而建,四处悬崖峭壁,地势险要。遗址中有寨墙、营房、哨所及防御性栅栏等,军事防御设施非常齐全。
据悉,石狮寨军事遗址年代为清代晚期,距今已有150年左右历史,遗址规模较大,寨墙保存完好,建筑遗迹种类丰富,是一处典型的江西赣南地区山寨军事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发掘,为江西山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