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区夏代早期遗存分布广泛 遗址或与夏王有关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松林在日前结束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介绍说,近10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嵩山地区夏代早期遗存遗址众多、分布广泛,其中几座大遗址可能与数个夏王有关。

嵩山位于中原腹心地区,其分布范围东达开封以东,南过平顶山,西达洛阳,北至焦作等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

调查结果显示,以新砦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早期文化遗存在嵩山地区分布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遗存丰富。龙山文化时期,嵩山地区遗址数量迅速增加,从仰韶文化时期的150多处增加到近400处;从聚落规模上看,这一时期出现了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和极大型聚落遗址。

其中,面积在50万至1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遗址有新密新砦遗址、荥阳车庄遗址、新郑大司遗址、禹县瓦店遗址等,面积在200万至300万平方米的极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巩义稍柴遗址。这些中心聚落遗址的出现,反映了龙山文化晚期,社会结构进一步复杂化,进而产生文明。

张松林说,这些大遗址,可能与夏代数座都城有关。如登封王城岗遗址可能与“禹居阳城”有关,禹县瓦店遗址可能与启都有关,巩义稍柴遗址可能与少康之都有关,新砦遗址二期文化与巩义花地嘴遗址的文化面貌前后相接,正好为理解文献记载的“太康失国”“五子之歌”这段历史提供了考古证据。

早期夏文化研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二里头、王城岗等几座大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积极配合两大工程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依托地域优势,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工作,全面了解了郑州地区乃至整个嵩山地区夏代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