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曾有人下过大报恩寺地宫? 神秘人道玄机

当年·地宫秘闻
“1943年,我就下过大报恩寺地宫了,我恐怕是唯一一个下过地宫的人。”一直被誉为“城南典故万事通”的窦昌熹老人昨天来到快报。
老人肚子里的货还真不少,从大报恩寺琉璃塔到地宫,再到琉璃塔附近大大小小的事情,讲起来就滔滔不绝。
窦老:现在挖的是口废井
专家:这个地宫收获颇丰
由于地宫中的舍利函迟迟不现身,人们对大报恩寺地宫的猜想也越发的离奇。昨天,窦昌熹老人就表达了他大胆的想法:现在考古队员挖的那不过是现代人曾经挖的一口枯井而已。老人还亮出了自己的证据,“解放前,宝塔顶10号大院内住了一户姓戴的人家,当时戴师傅没工作,就想卖豆芽。总得找个地方捂豆芽吧?于是,戴先生在自家附近挖了一口井,深达4米多。遗憾的是,挖了将近一个月,井里就是不冒水。戴先生一生气,找了块石碑盖在下面,回填了。”
不过,考古专家认为,老人说的那口井和现在挖的地宫估计不是同一个地方,因为老戴不可能花大力气一层夯土一层碎石来填平;而且,现在发掘的地宫内出土了很多铜钱、瓷器,包括宋代石碑等。如果是回填的井那肯定是空的,而这个地宫显然收获颇丰。
窦老:地宫只有一米多深
专家:这种说法还需证实
“现在考古队挖的那口圆井肯定不是大报恩寺的地宫。早在65年前,我就去过大报恩寺琉璃塔地宫了。”老人说,自己从小就听说有关大报恩寺的很多掌故,而且自己还发现过500多块琉璃构件,“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里的很多琉璃构件,都是我让人送过去的。我见过的琉璃构件最大的长1.2米,高0.8米左右。”
“从小我就听老人说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地宫很长,一直通到大雄宝殿,我还亲身去证实了一下。”老人说,1943年,他十一岁时趁大人们不注意就偷偷下去了。那个地宫有一米多深,直径有好几米。“下去后在里面发现了小朋友们玩的弹珠还有铜钱之类的,没看到什么宝贝。”老人说,自己当年下去的地宫如今上面还盖着楼房,就在雨花路上。
对于老人说的地宫,一位考古专家笑着说:“也许是大报恩寺一些附属建筑的地宫吧!不太可能是大报恩寺的地宫。不过,究竟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地宫,还需要证实才行。”
窦老:大报恩寺并没建好
专家:有塔无寺不太可能
“有人说大报恩寺琉璃塔有100多米高,实际上哪有啊?!中华门城墙是琉璃塔的2/5高,这是我在一个资料上看到的。”记者算了一下,中华门城墙大约20多米高,那么老人口中的琉璃塔也就50多米高吧。
据一些资料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决心重建大报恩寺,这个工程一直进行了16年,直到宣德三年(1428年)才竣工。不过,窦昌熹对大报恩寺是否建完持怀疑态度,他说:“我怀疑当年朱棣只建了一个琉璃塔,其他的附属建筑都没怎么建。因为后来朱棣去北京了并且把兴趣转移到了道教上。”
而南大历史系的一位教授说:“老人的话并不是完全不可信,只是证据还不够充分。”而郑和的研究者郑宽涛则认为,有塔无寺是不可能的!“大报恩寺建成,这在很多历史资料上都有记载的。宣德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皇帝圣旨上就有大报恩寺建成的记载,圣旨还要求四月初十那天大斋日把灯点起来,并且在寺庙周围拨了很多地给和尚种菜,这么看怎么可能只有塔没有寺呢?”并且,现在在大报恩寺前还能看见清朝时期大报恩寺的旧照,上面破旧的寺庙墙体还清晰可见,并且有寺额悬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