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寺地宫 铁函上发现“长干寺”字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报恩寺塔》图可见,从右至左分别是大雄宝殿、琉璃塔、观音殿,三者均建于高地基上(见上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而此次考古的地宫在地下4米深。

整整3天过去了,南京长干里外的地宫发掘还是处于休整状态,可能藏有高僧舍利的铁函依旧保持神秘,迟迟没有打开。唯一的消息发布渠道——南京市委宣传部至今没有更新官方消息,打开铁函的时间表也未公布。记者从南京市博物馆相关人员处得知,打开铁函的时间可能推迟。不过,记者了解到,在铁函外侧,考古队员发现了“长干寺”字样。种种迹象表明,地宫“主人”并非原先预测的大报恩寺。

封存年代可判定

印在铁函外侧的“长干寺”字样是最直接的年代证明,另外,在地宫内发现的瓷器,根据外表造型判定,属于北宋初年。据考古法则,如果在同一遗址单位内出土不同年代的文物,以文物所隶属的最晚的年代为封存时间。如果在地宫内没有发现比宋初更晚的文物,那么理论上可判定,宋初为地宫封存的年代。

记者还看到了几张当日开掘地宫的照片,入口处天圆地方,有一口口径约2米的井,上圆下方,采用竖穴的形式,容一人爬下,正是在距离地表4.2米处发现了石盖封存的铁函。考古人员已进行详尽勘查,除铁函内存封何物还有悬疑外,其他疑团都已基本解开。除了钱币和瓷器外,没有更多的发现。

何时才能下结论?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倘若舍利函内的藏品同样被证明是北宋初年的,那么“长干寺地宫”一说便可以成立。如果地宫真的属于“长干寺”,真正的大报恩寺地宫又在何处?考古期刊《东南文化》198期51页拓印的《明报恩寺》全景图中,坐东朝西的大报恩寺北院建有高地基,在高地基上沿中轴线建有大雄宝殿、大报恩寺琉璃塔和观音殿。但这次发现的塔基在地表下方4米处,和描绘大报恩寺的史料图片不合。

文献资料表明,明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为报答生母的养育之恩,在孙吴长干寺、南朝梁阿育王寺、宋长干寺(后更名天禧寺、元慈恩旌忠寺)的旧址上,兴建江南巨刹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在贺云翱看来,大报恩寺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位于高地基上的琉璃塔塔基很有可能随之灰飞烟灭,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中。“这让人遗憾,但在考古学上也不足为奇。”

学术价值依然高

贺教授认为,即便地宫不属于大报恩寺,学术价值依然很高的,出土的瓷器、碑刻能验证史料的真实性,让长干寺的历史一脉相承。过去已出土的有关长干寺遗物有:南朝梁的砖石、镇江甘露寺出土的舍利(碑文记载是唐李德裕埋下的,舍利取自上元即南京长干寺),如今的发现,又填补了北宋时期长干寺无实物证明的空白,把这座千年古刹的前世今生,生动具体地串联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