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里究竟有什么宝物? 南京大报恩寺塔地宫三问

1问,里面究竟有什么宝物?

首先,佛刹的地宫必然会供奉高僧舍利函。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除了舍利子,还会有哪些珍宝呢?

大报恩寺塔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生母所建,朱棣在地宫中是否会放置一些皇家宝物?根据《金陵梵刹志》等史料表示,在大报恩寺塔中,永乐皇帝朱棣摆放了不少名贵器物:夜明珠、避水珠、避风珠、宝石珠、避尘珠各一颗,以躲避风雨雷电和刀兵。还有明雄一百斤,茶叶一石,黄金四千两,白银一千两,永乐钱一千串,黄缎两匹,地藏经一部,阿弥陀佛经、释迦佛经、接行佛经各一部。

除宝珠置于塔顶,余物都藏在塔底地宫。

不过,按照昨日地宫的格局,有专家对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一立方米不到的地宫内,如何能摆放“黄金四千两,白银一千两、明雄一百斤,茶叶一石”?而现场发现的铜钱,估计数百枚应当没有问题,可怎么符合“永乐钱一千串”?

还有专家认为,金陵大报恩寺塔与郑和有着莫大关系,是否在地宫的诸多宝物中,会有一些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异国奇珍?该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以往对其他佛刹地宫的考古实例表明,地宫内藏一些世人觉得新奇的时髦舶来品,也是常有现象。

但究竟如何,还有待今日的进一步发现。

2问,会否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

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级别的佛刹,金陵大报恩寺塔的地宫内是否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十分神往。

根据历史记载,释迦牟尼的舍利子非常有可能与大报恩寺塔有缘。相传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把释迦牟尼舍利子装入八万四千个宝匣散施给世界各地,并建塔供奉。其中19颗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在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修建了19座宝塔供奉舍利,比如洛州的齐云塔,会稽鄞县塔,金陵长干寺塔,陕西扶风塔,益州福感寺塔,郑州超化寺塔,怀州妙乐寺塔等;而金陵长干寺塔,其地理位置与金陵大报恩寺基本吻合,可以认作是大报恩寺的前身。

释迦牟尼舍利子在金陵并非只此一说,据《金陵梵刹志·卷31》载:东吴孙权在位的赤乌年间,有西域康居国异僧来,孙权为之置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以供奉佛骨舍利;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有并州人刘萨诃,得佛舍利、佛爪、佛螺髻发,在寺基处造三级阿育王塔供奉;又经过二百来年,梁武帝萧衍于天监年间,将寺名改成长干寺,在圯址上重新修复寺院、建造九级阿育王塔。并在原三级阿育王塔废墟中,寻找到佛舍利及佛爪、佛螺髻发,供奉在新造阿育王塔地宫,阿育王塔据说到明初还在,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十二月,朱元璋曾立《御制黄侍郎完塔记》碑,讲述了阿育王塔和佛舍利的来龙去脉。永乐六年,舍利塔和天禧寺均毁,朱棣干脆在4年后于原址重建了大报恩寺及塔。

这些,都为大报恩寺塔地宫可能藏有释迦牟尼舍利子提供了一些依据。

不过,证明是否有释迦牟尼舍利子,还要看出土什么样的舍利函。专家说,如能发现五重舍利函(塔),才可以证明是释迦牟尼的舍利。考古表明,供奉释迦牟尼舍利子的套装层数一般为五重。

3问,这真的就是大报恩寺塔地宫?

目前进行考古的这个地宫确定是大报恩寺塔的地宫吗?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寺塔的地宫?或者多个地宫的合用地宫?

记者了解到,根据历史记载,在明永乐前,大报恩寺塔所在的位置也是多个寺庙所在地,比如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南朝时期的长干寺,宋朝又是天禧寺,并一直到元末明初。有寺就有塔,尤其是阿育王塔一直到明初还被重修过。另外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南冈还有一座三藏塔。

这么多塔,理论上在这一地区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地宫。因此有专家提出。这座地宫是不是大报恩寺的地宫还有一些疑问。或者这个地宫是否多个地宫叠加的?

考古队告知记者,目前考古工作下挖到宋代地层就控制住了,没有进一步发掘之前的地宫,因此要想证明这座地宫的真实身份,还需要继续考古研究。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