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刘公岛景区发现日本“吉野”姊妹舰舰炮

  2016年4月中旬,威海的甲午史爱好者历时两年,终于揭开刘公岛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内一门无名舰炮的身份——“吉野”的姊妹舰舰炮。这一考证不但让人更直观地认识甲午战争时期双方海战舰炮力量的悬殊,也“改写”了日俄战争的历史。

  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在北洋海军提督署原有建筑基础上修建而成,院内文物陈列区主要为北洋海军济远舰打捞出水文物。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烟台打捞局在旅顺打捞的该舰两门210毫米德国克虏伯主炮是镇馆之宝,另一门在旁边陪衬了24年的“105毫米”舰炮并非济远舰所装备。

  济远舰炮1986年8月在旅顺打捞出水后暂存在烟台打捞局的码头上,直到1992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98周年纪念日)才运到刘公岛。无名舰炮是作为济远舰主炮的“赠品”同日一起被运送上岛,然而,其身份并无资料可查。

  威海的甲午史爱好者发现这门舰炮从外观上看明显接近英国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阿姆斯特朗是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享有盛名的武器家族。该炮炮尾主体完整,明显看出是英国阿姆斯特朗速射炮炮闩。该炮闩铜质部分还有4行模糊的字母和数字,经仔细比对和查阅资料,该炮型号得以确认:1897年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生产的Patt M-4.7英寸(120毫米)40倍径速射炮。

  舰炮型号的确认直接影响舰炮身份的判定。此阿式速射炮是烟台打捞局于1990年在长岛县所属大竹山岛以东海域的日本沉舰上打捞上来的。根据烟台打捞局日本沉舰调查信息和旧海图标识,结合舰炮的生产日期“1897”年之后该海域沉船舰海事资料,可确认是日俄战争时期在此海域触雷沉没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三战队防护巡洋舰“高砂号”(Takasago)。

  高砂级防护巡洋舰系日本向英国订购,是甲午战争前订购的吉野号的准姊妹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三战队参加了旅顺战役。根据之前得到的沉舰舰体数据和打捞的阿式速射炮型号,经过多方查证,确认此沉船点即是烟台打捞局调查过的长岛县大竹山岛东沉船。至此,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舰用装甲炮”的真实身份可以完全确认。

  长久以来,很多资料(包括日本世界舰船杂志)将高砂舰沉没位置记载为旅顺港外,但高砂舰的实际沉没位置改写了日俄战争历史,山东半岛及周边水域也是日俄战争的战场。据考证,该炮是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仅有的一门,是兵器史及日俄战史的见证。曾经重创北洋海军的阿式4.7英寸(120毫米)速射炮,现在与其曾经的“对手”济远舰文物放在一起供游人参观。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