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商周时重要遗址 出土陶器被当垃圾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址中红土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修建砖瓦窑的地方

商周时期重要的遗址,3000多年前“巴渝文化交流中心”,竟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用作砖瓦窑烧掉!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合川涪江边上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遗址,可惜大部分遭到毁灭性破坏。

出土了上万件陶器碎片

河嘴屋基土遗址在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涪江右岸的台地上。

近日,市考古所在那里进行勘察和发掘,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遗址,出土了上万件陶器碎片,上面绘有绳纹、网格纹、菱形纹、堆纹、太阳纹等图案,经初步拼接,发现造型多样,羊角尖底杯、炮弹状的杯子、高领壶、直口深腹缸……其中还有神秘的船形杯,这在渝东峡江地区的商周遗址中很少见。这种杯子一头方,一头圆,底部呈弧形,如同一艘小船,用途至今还不清楚,但表明重庆的远古祖先在注重物品的实用性之外已经开始关注其艺术内涵了。

据介绍,这些陶器风格既有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遗风,又有渝东峡江的“石地坝文化”元素,同时也接纳了中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文化风貌。

村民不知是遗址

“很可惜啊,要是当时保护得好,应该会有更大收获!”市考古所领队方刚介绍,在发现遗址时,上方修建有几座砖瓦窑,遗址仅存面积只有300多平方米,上万平方米台地遭到极大破坏。

原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村民不知是遗址,在此地修建了砖瓦窑,被挖掘出的珍贵陶器被误以为是垃圾,有的被扔进了江中,更多的被连同泥土一起烧掉了。

文物工作者在清理遗物时,发现有的珍贵陶片甚至就“镶嵌”在砖窑墙壁上,只能小心把它们“抠”下来。据了解,如果遗址没有遭到破坏,极有可能找到保存较为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尽管砖瓦窑早已停工、废弃,但遗址已不能复原。

此处以前是重要交流中心

“这处遗址意义非常重大!”据考古所文物专家介绍,嘉陵江流域一直被看作是重庆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但重庆境内一直没能发现能证明这个推断的遗迹。而河嘴屋基土遗址汇集了重庆和成都地区两种文化,能够说明当时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巴渝文化交流中心”。据了解,河嘴屋基土遗址商周文化的堆积厚达3.6米,这在众多的重庆峡江地区商周遗址中是最深的。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