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多起盗掘古墓案告破 铜质器具为“国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获的青铜器。

随着涉案的7名主要嫌疑人落网,发生在彭阳县的多起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案告破。被追回的210件青铜器,涉及14个种类,其中不乏国家级文物。7月14日,记者前往有关部门采访,探寻盗墓案背后的故事。

可疑轿车深夜拒查

5月22日凌晨2时许,在彭阳县兴彭大街上,一辆轿车疾驰而来。此时,正在巡逻的民警发现这是一辆宁D牌照的红色夏利小轿车,正急匆匆向固原方向赶去。“这么晚了,哪来的车辆?”民警察觉轿车可疑,便立即驾车追上前要求停车检查。不料,轿车不但不停靠,反而加速向前驶去。为避免意外,民警放弃追击,立即联系其他巡逻民警在彭阳通向固原的路口设卡堵截。当轿车被拦住后,民警发现轿车上乘坐4人。在进行盘查时,一男子突然乘机逃离,民警见状立即将车辆和其他3人押送到公安局,连夜进行讯问。民警在轿车后备厢中搜查出铁锹、钢钎等工具,还有一包生锈的铜质器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铜质器具为国家级文物

民警发现这些铜质器具锈迹斑斑,经过清点大约有210多件。当时,民警对铜质器具是否系文物一时无法鉴别,但从几人的形迹及随车携带的工具推测,案件非同一般,便迅速向有关领导汇报。彭阳县公安机关请来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进行查验,发现这些器具竟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系墓穴陪葬品。嫌疑人马某某等3人也交代了他们合伙在彭阳县小岔乡盗墓的事实。

彭阳县委、政府在获知此事后,要求公安机关对遗漏嫌疑人进行追捕;在全县开展打击盗墓专项行动,追查流失文物,并邀请自治区有关专家对文物进行进一步鉴定。经鉴定,被盗的210多件青铜器均为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国家二级、三级文物。记者看到,这些青铜器制作精细,有农具、武器,也有装饰品,虽然在地下深埋几千年,上面被厚厚的铜锈覆盖,但剥开锈迹,质地依然坚硬,拿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有冰凉的感觉。

多处发生盗墓行为

就在民警对这起案件进行追查之际,公安机关接到线索,在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发生一起战国春秋古墓被盗案。此外,在冯庄乡发现古动物化石被盗现场。民警立即前往古城镇、白阳镇、小岔乡、冯庄乡等地,发现多个古墓被盗,现场一片狼藉,到处是土坑。

据当地村民介绍,从今年3月以来,村民几乎每周都能见到携带洛阳铲、钢钎探测器、铁锹等工具的陌生人在有动物骨骼的地方探寻。另外,在平田整地中,部分墓葬被推土机将掩埋的土层削薄,有的墓葬距地表不足1米,很容易被探测到。加之古墓遗址多数位于离村庄较远的偏远山坳里,村民对盗掘古墓一事也就见怪不怪。

据民警介绍,当地部分村民也参与到盗挖古墓的行列中。盗墓者平日以收购文物或收破烂为由,在各村流窜,一边打探古墓消息,一边踩点进行盗掘。参与盗掘小岔乡春秋战国古墓的嫌疑人马某某,今年5月在小岔乡收购文物时,得知一个姓陈的村民藏有青铜器,便前往收购,终因价格问题放弃。随后他根据在收购中打探到的古墓位置,组织人员驾车在夜深人静时前去盗掘。

珍贵文物在黑市贩卖

在这起打击盗墓行动中,公安机关还抓获盗挖古动物化石的嫌疑人25名,收缴古动物化石4000多公斤,有力地打击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行为。杨宁国介绍,盗墓者经常与外地或者当地文物贩子勾结,在黑市交易,使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这次打击行动所查获的国家级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我区均属罕见。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