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出土南宋谢鲁王墓道石像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俑局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马

 

  日前,在古城街道松一村出土了石人石马等文物。据考证,此次出土的文俑、武俑和石马是南宋时期墓道石像生。

 

  3月25日,松一村朱安自然村村民徐启建、任福满在新村开建的田地中1米以下的泥土中挖出了一个手捧笏板的文俑。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还相继出土了石马、武俑各一个。石人出土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前往观看。

 

  当市文保所工作人员获知消息赶到松一村时,石像生已经由村委会干部组织人员抬回了村内,并由专人负责进行看管。

 

  在村办公楼大院里,记者看到,真人大小的文俑身着朝服,双手捧笏板,神情严肃,体态恭敬;武俑头顶戴盔,身披铠甲,双手持剑,左右手相互交叠,按着腰腹前的剑柄,体态威仪。而石马,则躺在村办公楼前方不远处的一处老屋前,石马四蹄站立在底座上,鞍辔齐备,只是比真马小了一点,只有一米多高。遗憾的是,石马从背上直透胸腹,一直裂到底座,已是断成两截。据说,这是当年村民推倒时断裂开的。

 

  这些石像生,在松一村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有清晰的记忆,自打他们记事起,就立在村子西侧的山脚下,二处地方,石亭、石人立在荒草间,大家管这个地方叫石人坦。

 

  “据传这墓主姓谢,这山叫谢家山,这些石人石马,就是谢氏祖上坟前的翁仲(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老人们介绍,印象中除了石人石马,还有石羊、“乌龟(赑屃)掼背”,上竖着石碑、牌坊和谕祭碑亭。小孩子放牛累了,还坐在石马、石羊上歇歇脚。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市文保所工作人员到石像生出土的地方进行了现场察看。“石人石马出土的地方就是我家承包的责任田。”现年70岁的任富地老人告诉记者,“在那段‘破四旧、立四新’的岁月里,石像都被弄去填路或者修桥,剩下这么几个就倒在地里。后来,怕地里的石头磕坏犁头,就地深挖,把石人石马埋下去一点,这才一直保存到现在。”

 

  这些石像生及其墓主人,在民国《临海县志》中就有记载。据市文保所工作人员结合民国15年8月《台临八叠谢氏宗谱》进一步考证,这些石像生墓主为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之曾祖(死后被追封为谢鲁王),留存至今约700多年。

 

  在村干部的强烈要求下,考虑文物的原真性保存原址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市文广新局、市文保所等同意将石像生交由村集体进行保管。松一村村委会主任王强说:“村里正在建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我们不但要将石像生固定安放,供人参观,而且保护好谢墓遗址,挖掘相关历史,让村里的文化传承流传下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