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藏身大报恩寺遗址 与另一明代古井相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片拆迁的废墟中,竟深藏着一口古井。南京业余考古爱好者韦世林在大报恩寺遗址,无意间发现了它。考古专家现场调查发现,这口井与遗址中早年发现的另一口明代古井相对,据推测也是明代古井。而拆迁前这口井一直为当地居民所用,竟没人知道它的来历。

【现场调查】

古井藏身大报恩寺遗址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这里已经完成拆迁,原先的民居现在成了一片待清理的废墟。著名的大报恩寺御制碑就屹立在这片废墟中。从石碑往东行不到百米,一圈水泥砌成的井栏就出现在一片瓦砾中。

从外表看,这口水井极为普通,直径不过50厘米,井栏看起来也非常简陋,被砸碎的一角里,露出锈迹斑斑的铁丝和碎石。然而,记者探头往井里一看,发现其建筑材料和年代却全然不同。井水面距离地面约3米,越往深处,口径越大,最大处口径达2米左右。透过井壁青苔的缝隙,可以看到,它由深灰的砖头砌成,砖头厚约5厘米,长近20厘米,被烧制成弧形。

令人不解的是,井下约2米深处南侧,有一道粗大的石梁架住了井砖,石梁以下的井壁无法看到,看起来是往南侧深凹进去。韦世林用随身携带的绳子系上石头丢进古井,经测量井深约为4米。

另一明代古井与之相对称

这口井到底是什么来历?当地居民也说不清楚。一位老人说,这口井不知什么年代就存在了,以前居民们一直从里面打水用。混凝土井栏是后来砌上的。

据了解,这片废墟中还有一口古井,就是早年发现的“北宝塔根古井”,这口明代古井已被文物部门登记在册,并被证实是大报恩寺遗址的一部分。“北宝塔根古井”就在这口古井东面约百米处,两口古井遥遥相对。与古井同样对称排列的还有大报恩寺御制碑。与尚存的右石碑相对的,是东面约百米处的左石碑。不过这座石碑已不存在,只剩下驮碑的龟趺。

韦世林认为,从石碑和古井的排列规律判断,这四处遗址都是两两对称的,因此这口古井极有可能也是明代古井。

【专家推测】

这很可能也是口明代古井

得知这一消息后,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来到现场调查。他表示,古井出现在大报恩寺遗址位置,并且东侧的古井已被证实建于明代,因此这口井很可能也是明代的古井。他们将来会对这口井进行考古发掘,以“验明其正身”。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