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63年龙门神秘石窟揭面纱 存29尊唐代石刻罗汉像
洛阳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一个特窟深藏其中。63年来,每每有游客经过这里,仅能隔栏遥望,无法看清“真身”。今年3月10日起,该特窟将首度揭下神秘的面纱,与公众见面。
特窟深藏东山万佛沟北侧
据悉,此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是龙门石窟的看经寺。该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因为看经寺内的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所以被列为“特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只能在窟外隔着围栏向内看。
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一相关负责人介绍,看经寺洞窟窟门高7米、宽5.05米,窟内高9米、进深10米、宽10.5米,为龙门东山最大石窟。与常见的穹庐顶石窟不同,看经寺窟顶呈方形平顶,开凿、雕刻这种平顶的难度更大。看经寺内雕刻有国内石窟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包括雕像29尊。窟门外两侧各有一个高浮雕力士,窟楣有两个飞天。此外,该洞窟窟顶还刻有龙门石窟最大的阴刻莲花藻井,莲花直径超过4米。洞窟南壁有几排小千佛造像,北壁有小型莲花供养菩萨造像。
该负责人说,看经寺是龙门石窟唐代代表性洞窟之一,从其巨大的规模判断,应为皇室贵族或高级官吏、高僧大德发愿开凿的。窟内罗汉造像精美、生动传神,对研究唐代高浮雕艺术、僧侣服饰、法器和禅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9尊唐代石刻罗汉像展露真容
作为特窟之一,此次开放的看经寺有何亮点?
在看经寺内,可以看到窟内北、南、东三面墙壁上雕刻的29尊唐代罗汉像。这些罗汉大都有成年男子高,或身着袈裟,或袒露右肩,或半裸上身,手持念珠、香炉、经盒、锡杖、莲花等物。29尊罗汉年龄、相貌、神态各不相同,有的额头皱纹重重,有的脖颈筋骨高突,有的扬眉张口做辩论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罗汉似乎正在进行一场佛教付法仪式,表情非常生动传神。”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这名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该洞窟从南壁开始,以逆时针的方向观赏,看到的依次为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堂弟阿难,最后为菩提达摩,共29代。其中,达摩为西土禅宗第二十九祖,因曾在嵩山少林寺达摩洞中面壁九年,又被称为中土禅宗第一祖。整组罗汉群像突破了类型化的模式,被雕刻得生动传神、气度非凡,堪称妙品,是我国石窟中现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
洞窟将于3月10日与公众见面
“以前看经寺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历经千年风化和渗漏水侵蚀,一些造像已十分脆弱,佛像外的彩绘也已斑驳,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该窟63年不曾对公众开放。”龙门石窟管委会旅游局一负责人介绍,
伴随着热爱文物的群众呼声,加之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目前看经寺已经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为防止触摸、碰撞带来的人为损坏,罗汉造像外将设置一圈玻璃隔断,设置专门的观赏步道,在不影响游客参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洞窟内设置有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和红外监测装置。”该负责人说。
这套设备是整个洞窟的“体温计”,对洞窟内文物的监测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经寺开放后,大量游客呼出的气体可能使洞窟中温湿度突变。为防止该情况发生,景区将对看经寺采取限流、错峰观赏等措施,保证窟内不聚集大量游客,对文物产生损坏。
据悉,目前,各项保护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洞窟将于3月1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届时,游客参观该特窟无须另外购票,只需购买龙门石窟景区的门票,即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入参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