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岁的古桥被挖出海宁古镇路仲将添新景
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路仲是“海宁十景”之一,小桥流水而近乎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让访古探幽的八方游人纷至沓来。
前天下午,在路仲游玩的热心读者报料称,一些工人在古镇路仲施工,挖出了深埋地下几十年的一座老石桥,“搭建老石桥的不少大条石上都刻着非常精美的图案或对联,听说这些老石条已有好几百年历史了。”
昨天一大早,记者赶赴古镇路仲,发现被挖出不少条石现正原址复旧的这座老石桥,竟是在老路仲人视野中消失了40多年的书堂桥。
据记者初步了解,书堂桥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沉寂地下40多年后原址复旧,将为古镇增添一道新景。
沧桑古桥
老石桥的具体位置在路仲古镇渟溪河与桑园漾的交汇处。这里之前有一段南北走向的普通道路,路东是渟溪河,路西是桑园漾,路南是路仲古街,路北是当地居民居住的桑园里。
昨天上午,记者沿路仲古街由南向北走近现场,听到起吊机正在作业的隆隆声,定眼一瞧,原先的这段道路已经变成一个二三米深的大深沟。大深沟长10多米,宽三四米,底部有体积较大的花岗岩砌成的桥基,一群工人正在大深沟里以及大深沟边忙碌。
大深沟北侧的道路边,停放着一辆正在作业的起吊机。起吊机旁,堆放了近20块体积较大的花岗岩条石。这些大条石看上去有些沧桑,不少表面都刻了字。这些字全是繁体,有些看上去清楚,似一副对联,有些字迹残缺,此外还有些雕着精美图案……
在一块长约4米的大条石一侧,记者隐隐看到了“书堂桥”3个字。“这里老早是桥,后来推平造路,筑桥的这些老石头被埋到路下了,现在重新改造,这些老石头重新被挖出,有人就觉得像是挖出了一座桥。”在现场,有人告诉记者,书堂桥就是这座沧桑老桥的桥名。
书堂桥到底是座怎样的桥?它怎会被长时间埋在地下?
64岁的张毅强是名史志工作者,他的老家距书堂桥只有数百米远。“书堂桥过去就建在今天施工的这个地方,这是一座平桥,10多米长,2米多宽,老桥的南北两侧各有五六级台阶,桥面有护栏,我们过去上街都要从这座桥上过。”张毅强说。
“我们路仲古桥很多,每座古桥都不一样,书堂桥具体建于何年还不好说,但清代的海宁乡贤管庭芬在《管庭芬日记》里已经提到这座古桥了。”张毅强告诉记者,在他童年时代的记忆里,书堂桥的南北两侧还各有两副对联,“渟溪河与桑园漾交汇于书堂桥下,当年还能通船,据说从此坐船,一直能到桐乡等地。”
在书堂桥以南的道路西侧,至今还保留着两间老式柴房。61岁的孙先生说,这两间柴房就是他的老家。“我在这两间柴房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天天都生活在书堂桥旁,所以对这座桥的记忆蛮深。”孙先生向记者回忆,“书堂桥的台阶外侧还各有一块石板,能方便人们上桥时推车,石板的外侧都有护栏,桥面的护栏上还有4只石狮子;老桥东西两侧的石柱上还各有两个突出的‘耳朵’,那时我们经常从桥‘耳朵’上跳到河里去游泳。”
在对多位“老路仲”的采访中,记者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桥面较窄,拖拉机等车子开不过去,村里就推平古桥,改建道路,古桥从此被埋地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记者在海宁市档案局(馆)编、海宁八旬老人袁建华著的《海宁石桥》里,都没有找到这座老石桥的信息。
悠悠过去
据了解,有关方面之所以在书堂桥被埋地下数十年后原址重建,主要是为了适应路仲古镇开发的需求,让它重焕青春,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和八方游人。
昨天记者到来时,书堂桥的原始部件已被从地下全部清理出来,有关方面已着手对其复旧。在施工现场,记者发现,渟溪河与桑园漾交汇处的深沟底部,有一对非常坚固的花岗岩桥基,施工人员已开始在桥基之上重新建桥。“这些桥基就是当年的桥基,位置也是原来的位置,我们原址重建老石桥,就要做到修旧如旧。”有关人员说。
“结构津梁成坦道,往来士女庆周行”。昨天,原址复旧的书堂桥的第一副对联一出来,就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眼球。由于许多“老路仲”对书堂桥感情很深,许多游人对古镇的这座老桥充满期待,得知这座老桥正在被修复,都情不自禁地前来观看。搞史志工作的张毅强生怕施工人员弄错对联,这两天也时不时前去指导,忙得不亦乐乎。
经海宁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张云鹏初步考证,路仲书堂桥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1936年的地图上,书堂桥被标为书塘桥,被埋地下数十年的这座老古桥的‘出土’和原址重建,澄清了书堂桥的真正名字,也将为路仲这座涌现了众多名人的千年古镇增添新的景致。”张云鹏表示,书堂桥原址复旧后,除了增添新景外,还将与路仲德义桥、德风桥等古桥一道,为专家研究江南古桥和古镇助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