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布

  看到这两张笑脸了吗?是不是觉得好萌?

  没想到吧,这笑脸,可是6500年前古人的作品哦。他们曾被漫漫的岁月更替所湮没,如今,终于重见天日再展笑颜。

  这些极为珍贵的考古发现,是在宁波镇海的“鱼山·乌龟山遗址”中发现的。昨天,是他们首次对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村民的偶然发现

  引来考古挖掘

  似乎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有一个不经意中的开始。

  2010年的夏天,镇海九龙湖镇郎家坪村,一位名叫陈宏的村民在鱼山脚下,偶然发现有散落的印纹陶片。

  这个消息,很快上报,初步的勘查之后,确认鱼山地下埋藏有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在那个位置,其实坐落着两座小小的山丘,南、北相距仅数百米远,当地人给它们取了两个既通俗又形象的名字——鱼山和乌龟山。

  到了2013年的夏天,有个建设项目在附近开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鱼山周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结果,有了更让人意外的发现:鱼山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之下,还埋藏有史前文化遗存,而且,不远处的乌龟山之下,同样也有。

  这些史前文化遗存,距今多少年?

  6500年!

  距离著名的河姆渡遗址

  大约20公里左右

  距今6500年是个什么概念?也许你说不出来。

  当时的人类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估计你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个最著名的参考坐标: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的繁盛时间,就是距今7000年左右。而这次发现的“鱼山·乌龟山遗址”,最早也大约可以上溯到距今6500年左右。

  曾经发现过“北京人”头盖骨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说过:“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想到远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那么,现在,大概可以这样说,河姆渡遗址,是如此光辉灿烂,但在附近,至少还有“鱼山·乌龟山遗址”,同样在闪耀着点点星光。

  两个遗址相距多远呢?

  一个在宁波余姚,一个在宁波镇海,直线距离,大约在20公里左右。

  “宁波微笑”

  第一次对公众绽放

  经历了三年的考古挖掘之后,“鱼山·乌龟山遗址”终于向公众揭开面纱。

  发掘显示,鱼山遗址,地层堆积深度约为1-2.5米,可分为九层,由远及近分别属于史前、商周和唐宋三个不同的时期,其中的史前文化遗存又可以细分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两个阶段。

  而乌龟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则相对比较单纯,试掘时仅发现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存。

  从考古挖掘发现,我们可以想象,在距今约6500至4300年前的史前时期,鱼山和乌龟山一带林木葱郁,水草丰美,气候温暖而湿润,人们择此定居,繁衍生息。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40余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灰坑、灰沟、土台、活动面、成排木桩等生活遗迹的揭露,150余件陶、石、玉、骨、角、木等不同质地的史前时期文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的出土,无不彰显出这一时期文明的发达程度。

  有几个发现不能不提:

  第一个,是意外发现了一个极为珍贵的古人类下颌骨,也许可以从中一睹鱼山先民的真容。

  另外,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这些刻划着神秘笑脸的陶耳。这微笑,让我们即便相隔数千年,依然能感受到远古先民脸上的乐观开朗,和心中的顽强不息。

  这热情的笑容,甚至有人称之为“宁波微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