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出土汉砖被随意丢弃 回应:破损无价值

图为考古现场散落的残缺汉砖-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考古现场散落的残缺汉砖

 

  日前,在北海当地网站上,一个关于“出土汉砖被随意丢弃”的帖子引来网友们的吐嘈。合浦文物局回应称:被网友曝光的汉砖为破损砖,完好的汉砖已全部妥善存放。

 

  在一篇《“汉砖”成垃圾,可惜!》的帖子中,当地网友称,在合浦县龙门江水库边上发现了随意丢弃的汉砖。网友认为,这是有关部门不作为的表现。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至6月,文物部门在合浦县科园路发掘数座汉墓,现场出土了大量汉砖。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汉墓已基本发掘完毕,路边的土堆上还残留有一些灰白色的砖块。砖块基本呈破碎状态,厚度仅为3厘米左右,上面还刻有菱形花纹。

 

  现场施工的工人介绍,灰白砖就是网友发帖所称的“汉砖”。至于为何有汉砖“被弃”,合浦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做出了解释。据介绍,科园路位于龙门江水库附近,离合浦汉墓群仅8公里,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2014年,文物部门在合浦县科园路勘探出汉墓。今年4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来到现场,对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汉砖很多,样式基本相同,砖体基本呈灰白色,上画有大量线条交叉构成的几何图形或者文字。因受当时炼制技术所限,硬度比不上如今的火砖。最明显的是,为方便墓室砌拱,出土的汉砖大部分都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楔形砖,极易辨认。

 

  “这些汉墓大部分在历史上都遭受过盗挖,这次发掘至今都没有重大发现,出土最多的是汉砖。”合浦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因汉砖尚不属于文物,所以文物部门只能将出土的大量汉砖进行库存。“据推算,合浦的汉墓有上万座,汉砖数量庞大,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汉砖都一一保存起来,只能将完好的拉走库存,其余残缺的就留在了工地上了”。

 

  据记者了解,因汉砖只存在文化参考价值,在每座汉墓中,考古工作人员一般只提取几块汉砖作参考品,供日后研究之用,其他的可能会用在汉文化公园建设上。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