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 中国白酒历史或提早千年?

青铜蒸馏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备受关注,接连而至的考古新发现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最近,文物考古专家在央视新闻中表示,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蒸馏器,若此蒸馏器用于蒸馏白酒,那么,中国白酒的历史或可提早千年。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在新闻中说:“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是个新发现,在以往的(考古)发现里面,能够作为蒸馏器发现的,很少。原来有过几批,比这个小,没有这么复杂。”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则表示,这件出土的蒸馏器可能会怀疑它与蒸馏花露水、炼丹有关,但由于其出土于墓葬酒库中,所以怀疑它与酒的生产有关。

 

  这一消息在新浪微博上传开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于赓哲随即转发并评论说:“白酒有无出现,不见得非要和蒸馏器设备挂钩,还要结合文献。汉代蒸馏器以前也发现过,但是应该与白酒无关,是采仙露的工具。”

 

  中国白酒源自何时?

 

  蒸馏酒是指利用蒸馏工艺制取含酒精量较高的饮用酒,今称白酒,俗称烧酒。关于蒸馏酒技术是自创还是传入,蒸馏酒在中国起于何时,学界至今尚无共识。根据史料,以往学者先后提出过元代说、宋代(含金代)说、唐代说、东汉说四种观点,各家观点都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以及出土文物的佐证。

 

  1995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周嘉华研究员发表文章对上述四种观点进行了认真的考辨和分析,他的看法是,“元代已生产蒸馏酒的论断较有说服力,但是这并不排除在元代以前,中国部分的少数人,特别是制药者已掌握运用蒸馏技术来制取蒸馏酒,而这种蒸馏酒只是少量制备,没有形成社会性的规模生产。”

 

  周嘉华研究员的专业领域是化学史,对酿造化学以及中国酒的历史颇有研究。

 

  以东汉说为例,从史料上看,《后汉书·房术列传》以及炼丹家葛洪的著作《神仙传》、《抱朴子》中都有相关叙述,然而,这几种文献记载的多是东方幻术,即使是谈及饮酒,也是比较宽泛的概念,至于所述酒的制作工艺如何,究竟是什么酒,都没有准确的描述,缺乏说服力。

 

  支持此说的,还有一实物证据,即四川新都、彭县先后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画像砖上有生产图像,有学者将其解释为酿造蒸馏酒的生产图像。对此,周嘉华以为,画像砖上所绘制的生产器具以及呈现的生产图景与实际蒸馏酒所需要的技术以及设备存在差异,比如“看不见凝聚蒸气的圆盘,更看不见将酒液收集后引入小口罐的装置。这是又一个很关键的设备,不应该被遗忘”。总之,这幅画并不足以证明东汉已有蒸馏酒。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